早已到了很久的諸葛亮獨自坐在那里,抬頭看了劉赫一眼,沒有說話。
諸葛亮臉色蒼白,沒有一絲血色,而且還滿是疲態,看起來應該這幾天都沒能睡過一個安穩覺。
劉赫在諸葛亮身邊,輕輕坐了下來,同樣也沒有說話。
兩人幾乎同時望向站在高臺正中,一臉春風得意的法正。
明知道法正接下來的一番言辭,將會把他們推到萬劫不復的深淵當中,可他們卻只能安靜地坐在一旁,束手待斃。
讓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法正并沒有像他們想象中的那樣,洋洋灑灑的講上一番大道理,而是干脆利落,一陣見血的指出了那條法令的荒唐之處,并當著所有百姓的面,宣布那條法令從今日起廢除。
百姓們一片歡呼雀躍,喜形于色,看得出之前一定是對那條法令深惡痛絕。
這也難怪,這次的事件,受影響最大的其實不是那些商戶,而是成都城里的百姓。
對于商戶而言,不過是耗上些時日,等著官府收回成命,最多是少賺幾天錢而已,而真正苦不堪言的,是那些連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買不到的百姓。
所以當這條法令廢除之后,才會出現這種一時之間,萬人空巷,百姓們奔走相告的火熱場面。
劉赫和諸葛亮按照約定,從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只不過讓他們感到疑惑的是,除了宣布廢除法令之外,法正沒有再說什么,更沒說過任何將責任推到他們身上的言論。
可片刻之后,猜出了法正心思的兩人臉上,同時露出一絲苦笑。
這種局面下,還用得著把話說的那么清楚么?
百姓們現在都還在興頭上,顧不上別的,等他們冷靜下來,自然而然就會有人琢磨今天這件事的始末。
頒布這條法令的是諸葛軍師,而宣布廢除這條法令的,卻是法軍師,而諸葛軍師,還有天機先生,都坐在一旁一言不發,將這所有的一切全部聯系在一起,百姓們只會得出一種結論。
這件事,是英明偉大的法軍師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替另外兩個草包軍師收拾這副爛攤子。
這還是往好了說,恐怕到時候,百姓們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果不其然,興奮勁一過,百姓們中馬上就有人站了出來,指名道姓的讓諸葛亮站出來,給他們一個解釋。
不僅如此,當時并不在成都的劉赫,也被牽扯其中,在百姓們看來,對此事不聞不問的劉赫,明顯和諸葛亮是一丘之貉。
很快,這種憤怒的情緒就在百姓之中蔓延開來,面對幾乎快要失控的局面,法正卻始終閉口不言,而是轉過身來,看向了劉赫和諸葛亮。
他的這個動作,明顯是默認了百姓們的質疑,將所有的一切,全都推到了劉赫和諸葛亮的身上。
可以說到此為止,事態的發展,一直都在法正的掌控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