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赫和龐統相視一笑,泰然自若道:“不僅是那些幫派的幫眾,那些什么幫主掌門的,全都要親自參戰。”
鐘離尋用一種質疑的眼光看著劉赫,很明顯仍是無法接受。
龐統笑道:“你還記不得,當初定軍山一役,有人一劍掃平了上萬曹軍?這就是江湖武人和一般武將的差距。要說將評榜,能排在上面的,每一個都是世之名將,可若是武評榜,這些人吶,一個也排不上號。”
劉赫笑而不語,一臉的春風得意。
龐統的每一個字,都說到了劉赫的心坎里,這也是劉赫一直以來,最想看到的局面。
這次的會談,是劉赫親自發起的,那一百零八顆玉石,也是他親手準備的,為了促成這場會戰,劉赫可謂是煞費苦心。
所謂的終結亂世是真的,希望少死些人也是真的,但劉赫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讓戰爭的規模縮小,從而放大己方的優勢。
這也是劉赫一直精心策劃,始終深埋在心底,時時刻刻沒有忘記的那個想法。
用江湖制約廟堂!
劉赫曾經想過許多途徑,都不能很好的解決江湖和廟堂之前的關系,因為一切的前提,都是需要在兩者之間,建立起一種盤根錯節的聯系。
用江湖高手去行刺對方的武將和謀士,甚至是掌權之人,這是看似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卻同時也是最愚蠢的辦法。
這個辦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極難控制局面,而且也根本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殺了一個何進,還會來一個董卓,殺了一個董卓,還會再來一個曹操,只對當前的掌權之人下手,也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況且你可以殺別人,別人也可以來殺你,那些江湖武人最多和掌權人之間是一種雇傭的關系,根本談不到什么制約。
然而眼下的局勢可就截然不同了,益州雖小,可劉赫手里,卻握著江湖上的三十六大幫和七十二大派,同時他還是武林盟主。
早在這之前,劉赫就處心積慮的將這些幫派和門派的總壇,全部遷往了益州,這一切都是在為今天做準備。
自從加入了劉備軍,他一直是靠著預知天下走勢和一點點小聰明,才混到今天這個位置的。
論收買人心,他不如劉備,論治軍治國,他不如諸葛亮,論運籌帷幄,他也不如龐統和鐘離尋。
他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從陳家老祖宗身上得來的那些功力。
他一直想在這些功力上做文章,因為他看過戰場上的你死我活,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他知道,自己根本就無法與那些被后人萬世敬仰的天才們抗衡。
唯有開辟出一條自己的道路,才是王道!
如今這條從開始時,就注定不會平坦的道路,他終于一步步披荊斬棘的走了過來,而他一直想要的東西,此時正擺在他眼前,幾乎是唾手可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