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拿出真本事與關羽較量,不是劉赫妄自托大,憑著陳家老祖宗的半生功力,被后人尊為武圣的關二爺還真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以關羽高冷的性子,如果輸了,臉上一定掛不住,萬一脾氣上來,死活不肯撤軍,那之前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費了。
想要保全關羽的顏面,就必須得讓他贏才行,唯有故意放水,輸給關羽。
但是這么做的話,也有個很大的弊端,一旦讓關羽看出來,肯定會更加不依不饒,到時候局面恐怕會更加難以收拾。
婉言拒絕?
這個念頭劉赫腦子里稍瞬即逝,就連他自己也覺得站不住腳,關羽可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人,若是好言好語能管用的話,他也不至于費這么大的勁來說服關羽撤軍。
在提出這個出人意料的條件之后,關羽手持大刀,手挽長須,始終面無表情的看著劉赫。
劉赫知道,想瞞混過關是不可能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聽說二將軍和天機先生要比武,軍營中一下炸開了鍋,士卒們爭先恐后的涌到了校場,生怕錯過這場難得一見的較量。
見到這種場面,劉赫的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要是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讓關羽下不來臺,后面的事情可就更難辦了。
“請先生挑選兵器吧。”關羽一手持刀,一手背在身后,氣定神閑的說道。
劉赫靈機一動,突然有了主意。
他走到關羽面前,笑著說道:“二哥不是外人,我就實話實說了,我最擅長的兵器是長鞭。”
劉赫前面的話,其實只是個鋪墊,武功到了一定的境界,兵器只是錦上添花,只有在遇到實力相當的對手時才會使用。
所以大部分的高手,都不會輕易在外人面前,亮出自己所慣用的兵器。與征戰沙場的武將不同,這樣的情況,一般只會出現在江湖中人的身上,相比兩軍正面交鋒的戰場,爾虞我詐的江湖才需要為自己留一個后手。
關羽也是習武之人,雖然沒有涉足江湖,但對此也多少了解一些,劉赫這么說,不過是想賣個人情給關羽,真正的目的,全都隱藏在后半句話中。
提起兵器,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但實際上,常見的兵器,只有前三樣,刀槍劍而已。
在軍營里,連劍都很少見,跟揮砍時更有力道的短刀相比,顯然長劍并不適用于戰場。
不過軍中也有江湖上少有的長兵器,除了槍之外,也經常能看到長戟,但不管怎么說,兵器的種類仍是少得可憐。
劉赫之所以告訴關羽,他慣用的兵器是長鞭,無非是想給關羽出道難題,連斧鉞鉤叉都基本見不到的軍營,又怎么可能會出現在戰場上幾乎揮不出威力的長鞭呢?
劉赫心里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盤,為了避免有某位將領使用那些冷門的兵器,所以劉赫直接跳過了斧鉞鉤叉,挑了一個最不可能的長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