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之余,劉赫用余光瞄了黑袍人一眼,發現對方并沒有因此動怒,這讓劉赫有些小小的遺憾,人在發怒的時候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沖動的行為,這也是劉赫想來想去,唯一可能偷襲對方的機會。
“我想先聽聽,你說的那兩位堪比臥龍鳳雛的大謀士都是誰,先說好了,要是濫竽充數之輩,還是不要提了,免得你和我都難堪。”劉赫打定主意,既然對方說的如此篤定,又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如順著話頭繼續往下聊聊。
這倒不是劉赫對黑袍人所說的那兩個天縱之才的大謀士有什么期待,只是如果現在斷然開口拒絕的話,黑袍人未必會輕易放他離開,拖延時間或許起不到什么作用,但總比坐以待斃要強。
事到如今,劉赫已經不奢望法捷或是天機營的那幫兄弟來救他了,一路行來,以他過目不忘的本事都不敢肯定下山之后還能再找到進山的路,就更何況是沒來過這里的人了。
讓劉赫最為忌憚的,是他連黑袍人用的是什么兵器都不知道,高手過招,勝負往往就決定于雙方所用的兵器,這也是武功修為到了一定境界之后,唯一有可能會出現的變數。
自己手無寸鐵,對方的一切情況又都是未知,再加上一直暗中查探對方的功力修為卻都是無功而返,所有的這些加在一起,已經將劉赫逼到了懸崖邊上。
可他卻很冷靜,甚至有些興奮,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更沒意識到,他之前的數次爆發其實都是同樣的情況,都是與人交手被逼到絕路上之后。
諸葛亮曾經有一次和龐統的單獨交談,兩人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這個問題上,為什么兩個志在天下又同樣居高自傲的天才,會同時對劉赫產生了興趣。
對占卜天象情有獨鐘的龐統給出的理由,是劉赫具有一種獨特的命格,具體如何獨特,就連深諳此道的龐統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在見到劉赫第一眼后,龐統就回去翻遍了所有古書典籍,卻沒有找到對這種命格的定論。
更看重實際的諸葛亮則認為,劉赫身上有著一種遇險則剛的特質,甚至已經到了越難越興奮的偏執程度,這顯然與龐統的命格之說完全不搭邊,卻又殊途同歸。
無論理由是什么,結果是一樣的,能讓臥龍鳳雛同時看上的人,或許才是能夠平定這個亂世的人選。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評語,絕不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之所以沒讓后面那句二者兼得則亂天下流傳后世,除了替二人著想之外,恐怕就連水鏡先生自己,也沒料到這世上真有能讓臥龍鳳雛同時心甘情愿輔佐之人。
黑袍人看中的或許也是這一點,但絕對不止如此,是為了丁展或是肖玉兒?除此之外,劉赫很難想出其他的理由,但這個理由并不成立,或者說并不足以黑袍人這么去做。
先不說那雄兵百萬、上將百員和那兩個世間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大謀士,這些東西劉赫壓根就沒覺得是真的,但黑袍人大老遠的將他帶到修羅堂的老巢,還帶著他特意去看了一眼被折磨的不成人樣的伏同,僅憑著這些,就能說明劉赫在黑袍人眼中,還是有些分量的。
真的瘋了?未必是如此,這一點劉赫其實心里很清楚,雖然看不見容貌,但黑袍人那淡定的眼神,怎么看都不像是個瘋子,只是黑袍人所說的是又實在是太過荒謬,以至于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出其他合情合理的理由來解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