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僅能勉強容納三人并肩而行的橋面上穿行而過,可想而知最終能活著抵達北岸的南疆士卒還能有多少,更何況一到北岸,馬上就會面臨蜀漢騎兵的一輪沖殺。
只可惜這個聽上去幾乎天衣無縫的計劃卻注定只能拖延南疆大軍北上的步伐,而無法將其全殲在夜闌江畔,因為蜀漢大軍即將面對的敵人是一群不死的怪物,而非和他們一樣的血肉之驅。
借尸還魂之術,已經成為蜀軍大營中盡人皆知的秘密,這種秘而不宣的南疆妖術在神秘的面紗被解開之后,留給人的只有無盡的恐懼。
這也是最讓龐統和鐘離尋頭痛的事,哪怕占據了有利地形,擺下了固若金湯的陣勢,軍心動搖,仍是擺在這兩位謀士面前最大的難題。
短短十天的時間里,逃兵就達到了一成,這是自從劉赫成立天機營以來從未有過的情況,而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可是劉赫讓法捷從南疆傳來命令,對所有逃亡的士卒不予追究,任由其離開,這種近乎于放任的態度無疑是讓越來越嚴重的逃兵問題雪上加霜,甚至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正如那句話所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無膽鼠輩離開后,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血性男兒。
于是本來是軍中大忌的逃兵問題,成了一輪士卒的篩選,如今能手握兵器站在夜闌江南岸的蜀漢士卒,沒一個是孬種,或許他們中也有生來膽小或是性格溫和的人,但在大義面前,他們都作出了不違背自己良心的選擇。
夜闌江南岸十座大橋南口的守備,也讓龐統和鐘離尋頗費了一番心思,雖然已經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的去設防,但仍有幾處讓他們放心不下。
這并非他們力有不逮,無法掌控一場大戰的局面,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下實在是沒有那么多的精兵強將。
面對那一百個即將復活的名將,龐統和鐘離尋沒有妄自托大,更沒有蠢到到一座大橋只派二三名武將去守衛的地步,但這樣一來,本就在人才方面捉襟見肘的蜀漢更是到了窮途末路。
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在每一座大橋的南口都設下重兵,但每隔一座大橋才安排十幾名將領守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與其每一路都勢單力薄,讓南疆大軍輕易擊破,倒不如死死守住五座大橋。
如果戰況不那么吃緊,還可以游走支援,但一旦被南疆軍隊死死咬住,就只能放棄沒有守將的五座大橋,接下來只有將希望全部寄托在守備北岸大營的守軍身上。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這支北岸的守軍就是由韓義親自統帥的天機營騎軍,但龐統和鐘離尋仍是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想要當著面問一問劉赫,為何他明知蜀漢的軍力最多只能守住五座大橋,卻偏偏要下令修建十座?
劉赫終于從南疆腹地趕到了邊界,可話到了嘴邊,龐統和鐘離尋還是沒能說出口。
從劉赫的臉上,他們看不出絲毫的畏懼,卻能看到明顯的疲態,他實在不忍心再對那個心力交瘁的天機先生提出這種可能根本就沒有答案的問題。
一切聽天由命吧,自認為已經盡了人事的龐統和鐘離尋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