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回到了白門樓上,好像又看到了城下蜂擁而至的曹操大軍,又看到了身邊寧死不降的士兵們,其中有的人臉龐還是那么的稚嫩,就好像當年的自己。
那一年的五原,沒有兵戈,也沒有戰火,有的只是一片茫茫的草原。
作為此地守將越騎校尉呂良家中的長子,他自然從小就備受呵護。
父親呂良也算是子承父業,從其父親手中接過越騎校尉之職以來,也繼承了清廉愛民的傳統,所以百姓們對呂大人都是拍手稱贊,對呂家的大少爺也是畢恭畢敬。
可這位大少爺卻一直不喜歡別人對他如此恭敬,反倒喜歡當地極為盛行的騎射和摔跤。
一開始,大家礙于他的身份,都不敢用盡全力,可慢慢的才發現,莫說是禮讓三分,即使是使出渾身解數,也難以取勝。
一次摔跤比賽,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好手在擂臺上站了三天,仍是沒有人能將其摔倒,他走出人群,一步跳上了擂臺。
臺下的人這下全傻了眼,要知道那時他只有十一歲啊。
擂臺上的漢子看了看這個孩童,有些無奈,只怕要讓人說自己是欺負孩子。
可按照規矩,只要上了擂臺就要比試,不出手就只能認輸,于是也就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可沒想到兩人一較上勁,那孩童竟是不落下風,幾個回合過后,反倒是那個強壯的漢子有些力有不逮。
他抓住時機,不給漢子喘息的機會,一下就將對手摔下了擂臺。臺下一片轟動,響起無數叫好聲。
從此以后,他的神力被當地人傳為佳話。當地百姓每每提起此事,都引以為豪。
人人都羨慕他有個當官的爹,更羨慕他有這與生俱來的強大體魄。
當地人好武,經常舉辦各種大賽,結果不管是騎射還是摔跤,每次的勝出者都是他。
在人們的贊美聲中,他的心中卻起了微妙的變化。
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喜歡熱鬧,而是經常獨自去沒有人的地方,一坐就是一下午。
他看著一望無際的草原,腦中一直在想,草原的盡頭是不是能有些像樣的對手呢?
那是他第一次有了離開家鄉的念頭,離開這片他曾經深深愛著的土地,只為找一個答案,可沒曾想,這一找,竟找了一輩子。
很快機會來了,他隨父親調離了五原,來到屬于并州刺史丁原的地盤。
這里不像五原那般清凈,可雖然每年戰亂不斷,卻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
由于父親的舉薦,他得以順利進入丁原軍中,本來他滿心歡喜,也不管官職大小,只要能在戰場上馳騁,他便心滿意足了。
可等來等去,最后等到的竟是一個主薄這樣的文官官職。
可別小看了主薄這個官,所有重要的軍事會議都能參與其中,觸及的都是軍中最高的機密,官位不小,還不用上陣殺敵。
要說一般人,能得了這個主薄的官職,那便是要謝天謝地了,可對他來說,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每次看著別人從戰場回來,功勞簿上又記上軍功一件時,他的心里就十分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