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南疆女王對她的借尸還魂之術很有自信,因為她有一個很容易就能鑒別郭嘉是否是為了贏下這場仗而提出建議的方法,她對郭嘉下達的命令是贏下整場戰役,如果郭嘉不是出于這個目的提出的建議,那么全身上下就會劇痛難忍。
南疆女王觀察了郭嘉很久,在看到郭嘉始終一副氣定神閑的表情之后,這才采納了他的建議,并且給典韋這些復活的名將下達的命令也只有一個,在陣前殺掉對方的將領。
這就是所謂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南疆女王千算萬算,卻還是棋差一招,她萬萬沒想到,郭嘉竟然會在最隱蔽的一處地方動手腳。
當然,從整場戰局來看,郭嘉提出的建議確實沒有任何問題,既然手中握有不死的強力武將,那么自然而然應該將這個優勢發揮到極致,所謂擒賊先擒王,一上來先拼掉對方的主將也是無可厚非的。
可有一點,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可以拼掉對方主將的前提上,如果做不到,那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南疆女王給典韋這些人下達的命令是攻下橋頭,那么典韋就會以此為目標去作出判斷,就此時的他而言,繼續與趙云耗下去,等著其他幾處戰場上的蜀軍崩盤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既然只收到了拼掉對方主將的命令,那么典韋就可以無視局部戰場上的勝負,只需跟趙云拼個你死我活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拼掉對方主將和攻下橋頭這兩種本質上差別并不大,都是為了取勝而下達的命令,卻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
此時典韋率先提出要一招定勝負,完全等于是在幫對手的忙,當然,典韋并不會故意輸給趙云,但他也知道,他未必能贏。
一旦典韋輸了,南疆軍就會士氣受挫,蜀漢軍隊在其他幾處戰場上的危機也會隨之解除。
這就是被譽為鬼才的郭嘉為這場他根本不想去打贏的戰役賣下的伏筆。
當然,在戰斗開始之前,郭嘉并不知道將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即便是縱覽全局的主帥,也不可能顧及到戰場上的每一處,他這么做,無疑是一場賭博,他將所有的籌碼都壓在了那個明知打不贏,卻偏要打這場仗的年輕人身上。
他就是要賭那個年輕人身上不可預測的,無限的可能性。
他親眼見識過年輕人的特立獨行,大戰在即,卻跑到一個小村子里住上一個月,郭嘉自詡也是性情中人,卻也沒有放浪形骸到這種地步,而年輕人卻在這一個月之內又出人意料的將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十座橫跨夜闌江面的大橋,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得知這十座大橋和蜀軍放棄半渡而擊而決定南下死守橋頭時,郭嘉就看到了一絲希望。
年輕人的舉動就如同市井潑皮打架一般,看似毫無章法,卻總能在關鍵時刻下黑手,下死手,無賴到了極致,卻讓人猝不及防。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