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梨笙的奶奶說,先把花燈的制作方法教會了,日后家中即便是再窮,逢年過節孩子也有東西可以玩。
實際上現在的溫家跟窮一點也沾不上邊,但每年溫浦長還是親手給她做花燈。
這一日溫梨笙非常乖巧,在這團團圓圓的大日子里,溫梨笙和溫浦長就兩口人,說不上冷清,但也跟熱鬧沒什么關系,偶爾有些歡笑從門外傳進來。
吃完了飯,天逐漸黑了,沈雪檀領著沈嘉清上門拜訪。
溫梨笙回去換上了一件雪白的長裙,裙上是用銀絲繡的兔子紋樣,燈籠似的袖邊繡著云紋,腰帶垂著長長的飄帶,外面再攏上一層輕薄白色的紗衣,溫梨笙一年到頭只有在這一日穿得雪白雪白的。
魚桂給她辮了個俏皮可愛的發髻,在頭上的發結處帶上幾個白色的絨球,墜著及肩的流蘇,走路的時候輕輕搖晃,隱隱約約露出潔白的耳朵尖。
她提著溫浦長做的小兔子花燈,在其中點上了蠟燭,然后喊著沈嘉清一起出門去。
溫梨笙本想著出門就奔著謝府去的,但沒想到沈嘉清帶了個不大好的消息。
沈夫人平日里結交的好友很多,其中有個門派的門主之女與沈嘉清年歲相仿,于是沈夫人就起了兩家結親的意思,就安排沈嘉清在今晚去跟那姑娘見面相處一下。
但沈嘉清此人,說實話溫梨笙是很了解的,他對女人沒有興趣,誰要是武功好,他就樂意跟誰玩兒,這事他肯定是拒絕的。
但沈夫人執意讓他去見那姑娘,沈嘉清沒有辦法,只得喊上溫梨笙一塊。
前兩天沈嘉清還說有個麻煩事,溫梨笙并沒有放在心上,卻沒想到是這事。
“可是我還要去找謝瀟南。”溫梨笙說。
“那就帶著他一起去見那姑娘唄。”沈嘉清不以為意。
溫梨笙想了一下那畫面,拉著謝瀟南去參加沈嘉清與那姑娘的相親?那畫面是不是有點詭異?
溫梨笙搖搖頭,抬頭看了看天,只見天幕還未完全變黑,于是說:“先去見見你說的那個姑娘吧,現在時間還早,快些把事情解決了。”
沈嘉清沒什么意見,就帶著溫梨笙來到倆家大人約定好的酒樓里。
那姑娘名叫杜瑤,杜家在沂關郡并不算出名,但因為門主是個老好人,每年都會在城中各處發放糧食救濟家里比較貧困的人家或者是街頭的乞丐,所以杜家在城中名聲極好,人緣也不錯。
杜瑤跟溫梨笙年齡一樣大,坐在酒樓的邊角位置,穿著一身顯眼的梅子色衣裳,經過一番精心打扮。
她等了有一會兒了,時不時朝門外望一眼。
風伶山莊的少莊主在郡城是十分出名的,不僅僅是沈家名聲響亮,也是因為沈嘉清本人也俊俏的很,武功又非常厲害,只是經常與溫家的姑娘混在一起,落了個不大好聽的作威作福名聲,但杜瑤是見過沈嘉清幾次,他根本不是傳聞中的那樣不堪。
杜瑤央求了好長時間,才求得母親跟沈家夫人開口說兩家結親一事,這才換了個見面的機會。
正想著,沈嘉清就從門里進來了,杜瑤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看到他后面跟了個雪白衣裙的姑娘,冷不丁往燈下一站,上頭的燈籠撒下的光攏在那姑娘身上,手上還提著個白兔花燈,襯得她像是嫦娥懷中偷偷下凡的玉兔似的。
杜瑤臉色一僵。
溫梨笙進來之后先是左右看了看,覺得酒樓里的人實在是多,就對沈嘉清道:“要不你還是自己跟她說吧,我在外面等著你。”
沈嘉清點頭同意了。
溫梨笙走到門外去,立即覺得呼吸通暢許多,從溫府走到鬧市之后,天已經完全黑了,除卻點點的繁星之外,天上就掛著一輪圓圓的月亮,雖然在這滿街的華燈下顯得并沒有那么亮,卻依舊十分好看。
她正在門口站著,就聽見有人從旁邊路過的時候說:“可真是郎才女貌呢,瞧著般配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