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祚被捉到建州女真地區后,因為在建州才干出眾,且“伶俐善解人意”,深得努爾哈赤器重與賞識,被分到大貝勒代善的正紅旗。
后金進攻明朝挺進遼沈之戰,劉興祚以擊敵、追逃等功授備御,并迅速高升,直至副將,受命管轄金州、復州、海州、蓋州,南四衛之地。成為后金國中聲名顯赫的漢官。
然而后金殘酷的民族壓迫和奴役,漢人的慘遭蹂躪,深深震動了劉興祚未泯的良知,激起強烈的民族大義感,而開始采取對抗行動。
雖然劉興祚歸心似箭,可如今物是人非,他已不在是昔日的那個劉興祚,而皇帝也不再是昔日的那個天啟皇帝,十八年過去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改變。
這個時候袁可立也給力,塞要害,焚盜糧,聯絡諸島,收復旅順。這給劉興祚帶來了很大的鼓舞。
袁可立誘降劉愛塔,而劉愛塔又以“貍貓換太子”的“假死”手法騙過后金。
這一滑稽而沉痛的“反間計”使金人老羞成怒倍感屈辱,一直是金人一塊無法愈合的歷史硬傷。
而到了后世評價:劉愛塔一心報效國家并最終戰死疆場,有大宋李顯忠之風,是明清戰爭史上明朝誘降滿清級別最高的將領,為遼東間諜戰之著名戰例。
劉興祚人生道路之選擇與歸宿,被史家譽為“興祚逋亡之余,百計脫歸,有宋李顯忠之風”。
表現了一種“不惜破家以殉國的偉大獻身精神”。“就氣節風骨而論”,他“與那些名垂青史、浩氣長存的民族英雄相比卻毫無愧色”。
其“愛國精神足以光照千秋,與山河同壽”!
對于劉興祚想要歸明,崇禎心里早就有底了,這個民族的大英雄,若是能夠回歸大明,這當然是極好的。
王承恩去皮島的時候,也與毛文龍說過這件事,既然是皇帝的意思,毛文龍自然已經放在了心上。
劉興祚詐死,金蟬脫殼,離開了后金便一路狂奔。
此時的毛文龍早已經掐準了飯點,等候在劉興祚歸途的必經之路上。
毛文龍遠遠的便看見幾個黑影朝自己這邊而來,心里暗想: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廟!這是劉興祚沒假!
只見那黑影到了毛文龍跟前,拱手便道:“罪將劉興祚,以及兄弟七人,部屬三百二十七人都愿歸附將軍,請將軍收留!”
毛文龍眼珠子睜的滴溜圓,道:“莫非…莫非…莫非你就是那個劉愛塔!”
劉興祚臉頰一紅道:“毛將軍名震遼東,興柞今日一見,果覺得毛將軍頗有威嚴!只是求毛將軍莫要再羞辱興柞!愛塔只是建俘對罪將的稱呼,罪將有意回歸大明!”
毛文道:“前幾日有一個叫王承恩的公公帶來當今圣上的口諭,若將軍真有歸心,那便回來吧!圣上有言,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圣上等你回來!”
說到這里,毛文龍哭的稀里嘩啦的,劉興祚見壯,道:“毛將軍,這是為何啊?為何如此傷心!”
毛將軍脫口而出兩句大白話,道:“我一想起皇上他對我的好,就有些控制不住,皇上對我們這些駐守在皮島上將士們太好了,還給我們帶來了好些禮物,不但如此,皇上還說要替末將照顧好妻兒,不會虧待他們,皇上他沒有忘記我們,皇上他真的沒有忘記我們!皇上他…”
毛文龍的這一哭,既是內心的真實情感體現,同時也是讓劉興祚心里安心,可謂是一舉兩得,省去了解釋。
劉興祚看在眼睛,回歸的心更加堅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