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的一件事情,只要是沒有到最后,誰也不知道最終結果會是怎么樣的。
人生就像一場投資,回報總會有的,只是大小不一而已。有人從出生開始就不停的進行投資,為的就是取得最大的收益。
老朱家的先輩們早就懂得投資之道,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便是如此。
關于這事還得從元朝末年開始說起,到了元朝末年以后,元朝政府腐敗,欺壓普通百姓,并且把所統治的人共分為了數個等級,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
天災加人禍,元朝末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嚴重的蝗災和瘟疫,朱元璋家死了不少人,從這一刻開始,朱元璋就走向了投資之路!
投資如何吃飽飯!
別的地方都沒有糧食吃了,只有寺廟里還有些吃的,于是朱元璋便去剃度出家,當了和尚。但是朱元璋并沒有只想安穩當一個和尚,他還有更大的抱負!只是在社會環境及其惡劣的情況下,唯有把自己的想法藏起來,并不表露出來,才能使得自己更加安全一些。
僧多粥少,朱元璋并沒有選擇死皮賴臉的呆在寺廟里,他知道唯有走出去,才有希望,唯有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才會有未來…
于是乎,老朱發現,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結果還真不一樣,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外面的世界果然很好看,很漂亮,很美好。
這個時候“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開始流傳開來,此時中國北方的白蓮教也在進行著同樣的宣傳。
這個時候,有一個混得比較好的人,他的名字叫做湯和,他給朱元璋帶來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朱重八啊!我是湯和呀!最近怎么樣?要是愿意的話,來找我吧,我現在和郭子興一起干呢!有吃有喝,餓不著不說,還有機會升官發財,橫豎都是死,來吧,哥們等你!
朱元璋沒多想,很快便做出了決定,決定投奔郭子興,但并沒有想過發升官發財,只是為了能夠填飽肚子,很單純很實際的想法。
投奔郭子興以后,朱元璋倒是比較生猛,并且會認字,這在這些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大頭兵群體里太不容易了。朱元璋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
此后朱元璋便開始扶搖直上,仕途一片光明,直到朱元璋的人生達到最高峰,成為了大明的開國皇帝,所謂盛極而衰,大明這架龐大的機器在運轉了200多年以后,內部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并且這些問題到了越來越不可調和的地步。
按照重生后的崇禎的觀點,這是投資出現了問題,出現了重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