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役進行的很激烈,患難才能見真情,只有經歷過戰爭的磨練,誰忠誰奸,便見了分曉。
真正的戰爭,不能只靠排兵布陣,在整個戰場之上,變數實在太多太多。
就算已經料定了,皇太極會來攻打京師,卻還是沒有想到,建奴的進攻會那樣的猛烈,以至于會有傳言傳出,明軍軍中有了叛徒和奸細。
而對于妖言惑眾者,崇禎也是毫不留情,大戰在即,任何動搖軍心的言論都是不被允許的。故此,只要聽到有任何不利于大局的言論,都會被制止。甚至不惜殺一儆百。如此,便再也沒有人敢滿嘴跑火車了。
這場戰役進行的很艱難,只是因為先前準備的比較充分,故此,如鐵桶般的城門,一次又一次的擊退了建奴的進攻。
建奴損失慘重,而駐守在德勝門的滿桂,也遭遇到了建奴瘋狂的進攻。
十七世紀的中華大地,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這叫持續不斷運轉了200多年的機器,或許是累了,在諸多的方面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內部不合,朝政混亂。
在強大的,新生崛起的女真人面前,縱使擁有雄心壯志的蒙古人也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女真人就像一個精力旺盛的年輕人,心懷雄心壯志,在女真人的面前似乎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取代大明王朝的正統地位,也不是沒有想過。
真正的領導者是能夠給人希望和信心的,而并非只是會喊口號。
崇禎做好了十足的準備,這才沒有讓皇太極占到半毛錢便宜,反倒讓皇太極有些猴急起來。攻京是不可能攻京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攻京了,皇太極也不想就這樣認慫,東突西突的亂搞,最終只能撤回。
只是大將滿桂卻在京師保衛戰中,壯烈的犧牲了,還是沒有逃脫命運的,而那個狗賊范文程卻活得很滋潤。
雖然皇太極撤退了,但是崇禎還是很佩服他們愛新覺羅家族,比如努爾哈赤,這個本事奴隸的女真人,憑著赤手空拳,打出了一片江山,沒羞沒臊的占領了遼東幾十座城池。并且建了都,也算是一方諸侯了,現在地盤越來越大,直接威脅到大明王朝的江山。
一代大將滿桂死了,大家都很悲痛,后金軍退兵了,京師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但是一系列的問題又出現了。
一個傳聞在軍中和朝廷上下開始流傳開來,那是一個關于袁崇煥的傳聞。
信誓旦旦答應崇禎皇帝,五年可以平遼的民族大英雄袁崇煥突然間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之上。
先是幾次上書要殺掉毛文龍,而后有想要秘密處決毛文龍,卻被毛文龍僥幸逃脫,從此毛文龍與袁崇煥的關系發生了變化。
有人高發袁崇煥與后金皇太極達成了某種不可告人的協議,故此才會有皇太極繞開了袁崇煥苦心經營的寧錦防線,走蒙古來偷襲京師。
無論如何,袁崇煥是一個爭議極大的人,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代都是如此,此人究竟可不可用,崇禎皇帝此刻也沒有了主意。但是歷史已經證明,就算是殺了袁崇煥,對于局勢也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于是,袁崇煥被冷落了,對于各種口誅筆伐,崇禎皇帝對于袁崇煥依舊是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