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明沒有接受老校長的酒宴招待,因為他覺得若是接受了,便有違初衷,這樣捐書的動機就不純粹了。
這一次,真的要走了,要離開了,最后的一筆存款王振明也分別給了幾個家境貧困的學生,不過王振明申明這筆錢只能用于教育,不能用在改善生活。
因為已經有過了一次當皇帝的經歷,所以這一次王振明并沒有顯得那么激動,更沒有那么緊張。
只是擔心的問題是,這一次重回明朝當暴君,劇本究竟會從哪一年開始,這才是王振明最感興趣的,還有自己所建立的那個“大明崇禎銀行”以及“大明皇家督察司”還在不在…
王振明覺得自己的人生從沒有像現在這樣輝煌,似乎自己能夠做到任何想做和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能不能帶我想要的東西去呢?”王振明對于這個問題也是關心的,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在他腦子里來回轉了好幾圈。
“不能!”系統準確而又堅定的給予了回復,讓王振明死心。
“那我能不能退出?我不參加了!”王振明嘗試著問道。
“不能!除非宿主已經腦死亡!否則合同將會在時間到的那一刻自動開始履行!”系統一本正經回答。
對于大明王朝,學過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個王朝到底有多奇葩。什么樣的皇帝都有,但也的確沒有出現過孬種,沒有出現過賣國的皇帝,這讓許多人都很佩服。
到了十七歲的朱由檢臨危受命時,大明王朝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那種萬國來朝的景象已經許久沒有出現過。國家的周邊也是危機四伏,女真已經崛起,并建立了大金國,蒙古諸部也在搶地盤,朝鮮方面也是內亂不斷。天氣也詭異無常,氣候寒冷,天災不斷,起義軍如洪水猛獸。朝廷也沒錢發軍餉,官軍暴動,東林黨人和閹黨也爭斗不休,摟錢的從未停下過腳步。外表忠心的,卻背地里做了投降狗…
人心難測,那年月,想要在這樣險惡的環境里生存,好人與壞人的界限早已經變得模糊。
比如:被建奴掠走的劉興祚,雖然身在后金卻心在大明,一心想著報效朝廷。而像范文程這樣外表開始斯文的書生,在后金軍兵臨城下之前選擇投降,并且為虎作倀。
一架已經運行了二百多年的機器,一定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樣問題就像一個又一個的小零件,雖然不能影響到全局,但卻是致命的。
要離開了,最后一個小時。
王振明喝了一杯可樂,他最喜歡的飲料,以后再也沒有機會喝到它了。
王振明站在窗臺之上,感受著迎面吹來的風,沒有絲毫的憂愁,心里反而更加的堅定。
人這一輩子,不在于能夠得到多少財富,而是經歷過多么輝煌的歲月,做過哪些驚心動魄的大事情,為蕓蕓眾生做過什么,為這個社會做過什么,為歷史留下過什么…
當,風吹來時,王振明覺得自己從未如此瀟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