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那些伙伴,無話不說的伙伴,一同游戲,一同成長,一同遙望那皎潔月亮,一同想著自己的未來。后來,不得不分別,腦袋里裝下了其它的東西,命運也不同,從此分道揚鑣,從此天各一方。
王振明道:“狄將軍,不知你有多久未曾還家了?”
狄青道:“算算也有幾十年了,我早已經忘記了家鄉的風景,不知曾經熟悉的那一切是否都還在。”
有一絲悲涼,成長的過程,抓不住正在流逝的時光,哪怕快樂也只是短暫的。
“你可有過夢想?”王振明突然發問,這一次卻很認真,就像曾經別人這樣問他一樣。
狄青道:“我曾只想過如何活下去,不知不覺便已經為大宋奉獻了幾十年,卻從未想過是是否有過夢想,從未想過…”
太多的東西,王振明還無法領悟,只知道現在的自己,有一種高處不勝寒之感…
狄青笑了,再也沒有那么嚴肅,很輕松的樣子,把兩條胳膊垂下來,微微閉著眼睛,淡淡的笑著。
“我從未想過會參軍,從未想過,不過狄青并不后悔,一點也不后悔…”
王振明道:“狄將軍的故事,朕知道一些,不過朕還是不明白,狄將軍為何會去參軍。”
人的命運不存在假如,不過狄青說:“如果狄青不去參軍,可能只會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史書上也不會出現狄青的名字,一輩子平庸,一輩子碌碌無為…”
“代兄受過,狄將軍就沒害怕過會有性命之憂嗎?”
狄青笑道:“狄青年少輕狂,狄青想要學古代的英雄豪杰,故此才有了后來的意氣用事,現在想想還真的有一些可笑。”
如果不參軍,就不會有后來的面涅將軍,狄青也不會面戴銅具示人,更不會有后來的大破西夏、夜襲昆侖關、平儂智高之亂。
文曲星包拯,武曲星狄青,這樣的歷史評價,已經非常高了。狄青可謂已經是功成名就。
王振明道:“若再讓狄將軍選一次,還會不會選擇從軍,征戰沙場呢?”
狄青沉默不語,眼睛含著一絲憂傷,道:“或許狄青會選擇陪伴在老父老母的身邊,狄青虧欠他們…”
狄青出身貧賤,曾有諂諛附阿之徒附會說他是唐朝名臣狄仁杰之后,狄青并不為改換門庭而冒認祖宗,他說:“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
在依智高敗逃之后,有人曾主張報依智商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卻以為“不敢誣朝廷以貪功”。
一個太過正直的人,并不會得到太多的別人善良的對待。
曾馳騁沙場,浴血奮戰,為宋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名將,沒有在兵刃飛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場,馬革裹尸,卻死在猜忌、排斥的打擊迫害之中。
狄青死后,宋仁宗這樣評價狄青:“帝發哀,贈中令,謚武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