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球迷將小牛無法奪得冠軍的原因歸咎于德克-諾維斯基是一個軟蛋。
他不敢沖擊內線。
他不敢突破上籃。
他不敢隔人暴扣。
在2011年之前所有人都會對諾維斯基送上一句話:“該死的,你應該再強硬一點。”
可是這個老男人帶領著一堆老男人拿下了總冠軍
諾維斯基的故事已經足夠成為傳奇。
nba總決賽風波過后。
蘇飛揚再次沉浸在訓練之中,目前除了在傍晚要打一次隊內對抗賽之外,蘇飛揚已經進入了個人訓練階段。
他在國家隊的安排下開始了個人訓練。
蘇飛揚每天會進行九組訓練。
第一組,他會準備三個物體放在三分線的位置,然后行進間會進行連續三次體前變向來到中距離出手,又會連續進行三次胯下變向來到中距離出手,最后會連續進行三次背后運球變向來到中距離出手,一次又一次這種基礎的進攻手段訓練,蘇飛揚滿身是汗。
這樣的訓練讓很多球員不解。
因為蘇飛揚的訓練的都是最最基礎的進攻投籃而已,談不上什么技術。
以蘇飛揚的能力,更應該去接觸華麗的進攻手段。
郭艾倫和一些球員在邊上看著滿頭大汗的蘇飛揚。
“朱哥,這么簡單的訓練,也會出汗嗎?”
“我上我也行。”
這種訓練方式只有姚明和易建聯認可。
其余的人都覺得蘇飛揚浪費時間而已,他大可以練練進攻腳步、各種突破手法,比如艾佛森的蝴蝶穿花步、科比的背轉身、帕克的轉身拋投,甚至是諾維斯基的金雞獨立。
而蘇飛揚就是簡單的中距離跳投而已。
蘇飛揚在大家的不解下繼續換到左邊進行同樣方式的三種變向。
只不過這次從中投改為左手拋投。
這就是兩組訓練。
最后一組,蘇飛揚是進行運球訓練,他是大力擊球,也就是炸球的說法。
背后、胯下、左右手三種方式。
蘇飛揚如復一日。
每次僅僅這三組訓練就會讓蘇飛揚身體力竭,而其他球員早就學到了更多的進攻技巧。
下午蘇飛揚會調整好身體。
在實戰中也拒絕使用各種突破技巧,所有的出手都堆積在罰球線位置的中距離出手,有時候是中投、有時候是拋投。
左右兩邊開花。
這一切只有蘇飛揚自己知道,在nba的對抗下任何不成熟的技術都會變形,甚至在體力的消耗下,什么動作也同樣都會散失力量。
最簡單的才是最關鍵的。
蘇飛揚的訓練態度以及訓練方式得到了鄧華德的認可,他可是也執教過nba的球隊。
化繁為簡。
鄧華德在華夏幾乎找不到能夠耐下性子進行基本功訓練的球員。
而蘇飛揚不僅做的很好,最重要的是他堅持下來了。
整整一個月。
時間來到六月底。
2011年的nba選秀大會就在眼前,本批集訓隊伍再次退出6人,組成了最后的15人大名單,而這15人會在一起訓練2個月再根據陣容調整取出12名球員征戰亞錦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