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考場,鴉雀無聲。拜德萬的辯論對手,之前如大公雞一般得意洋洋,耀武揚威。
此刻,卻如喪考妣,臉色如同白紙一般,額頭上不停冒出細汗,嘴唇微微顫抖所有人在沉浸在之前那句話的震撼之中。
當頭棒喝,振聾發聵。主持人死死盯著拜德萬,他不明白,這句會流傳百世的話,為何出自拜德萬之口!
“我請求您重復一遍。”他的語氣沒有之前的強硬,甚至帶著幾分乞求。
對于學者們來講,知識永遠是最迷人、最有魅力的存在。拜德萬那句話所蘊含的哲理,讓他們此刻放下成見。
“我不認可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拜德萬重復了一遍,他剛看見木牌上的內容時,和在場學者的狀態是一樣的。
他趕忙強調道,
“這句話并非出自我之口,而是路登先生”拜德萬的話,被沖天的歡呼聲埋沒,興奮的學者們一涌而上,將他高高舉起,拋向天空,以表達內心的。
至于這場考試?不重要了。這句話對神邦的意義,比一萬個學者還要重要!
主考官倉促宣布拜德萬獲勝,加入了狂歡的隊列之中。狂歡這種情緒,富有極強的感染力,迅速蔓延開。
當拜德萬那句話傳開時,主持學者考核的大學者當場宣布,暫停后續的學者考核。
這句話,迅速傳遍了全城,成為最時髦的話題,每個人都在興奮地討論著什么。
阿烏和路登站在街角,默默看著狂歡的人群,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路登先生。”阿烏小聲問道,
“我能理解拜德萬學者贏下辯論”拜德萬那句話,在辯論中是降維打擊。
他不認可對方的觀點,卻捍衛對方說話的權利。那么反過來呢?如果對方不認可拜德萬的觀點,同時剝奪了拜德萬說話的權利。
那么,就違反了神圣法典中關于自由的論述。神邦是有言論自由的,哪怕當面辱罵大法官、大學者,都不會獲罪。
當然,辱罵圣裔不行,這個算重罪。阿烏說出自己的疑惑,
“為什么人們這么興奮?”他不理解,一句話而已,至于這么興奮嗎?
“不是興奮,是后怕。”路登一針見血地指出,
“文明和野蠻是無法分割的兩面,神邦的文明,建立在對外征服、奴隸制的野蠻上。你所看到的平靜歲月,只是將背后的血腥遮掩了起來。”神邦的發家史,是一部血腥史。
依附神邦的這些小鎮、土地,可不會平白無故接受神邦的管轄,不會輕易獻上水和土。
劍與盾,血和火,才有了今日的神邦。神邦強大太久了,久到學者們已經忘了血腥味。
所以,這場末日審判中殘忍血腥的一面展現出來時,躲在家中的學者們,靈魂在顫抖,在哀嚎。
…有人倒在血泊之中,有人幸免于難。來不及悼念死者,他們就已經開始慶祝劫后余生。
只有狂歡才能驅散內心的恐懼。只有尖叫才能撫平靈魂的傷痕。
“一群懦夫。”龐格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在兩人身后。顯然,他聽見了路登剛剛的評價,并且很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