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太多了,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無往不利的獸人,第一次在人族手中吃癟。
獸人多少會有些心理陰影。
而且,火炮的威力,讓獸人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其次,龐格追殺了太多獸人。
這就帶來另外一個問題:
獸人的生存空間,突然寬敞了起來!
他們不需要南下劫掠,也能暫時填飽肚子,也能抵御寒冷。
這就造就了路登眼前的僵局。
獸人不南下,他也沒辦法北上。
路登來回踱步了,思考著下一步的對策。
上一次獸人南下途中,路登用過不少藥物。
這些藥物,可以提高獸人的生育率。
其實,也有類似的藥物可以給人類用。
一般只有兩種用途:
1幫助某些雄性找回年輕時的風采。
2提高奴隸的生育率。
沒錯,在神邦,奴隸的孩子依舊是奴隸,就像圣裔的孩子依舊是圣裔一樣。
面對自己的悲慘命運,奴隸們當然不肯生孩子。
他們寧可自己打膠,也不愿意讓下一代給圣裔老爺們打灰。
所以,這種藥物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多虧有了這些,圣裔們才有一代又一代的奴隸驅使,才能維持神邦的偉大。
如果所有人都想歲月靜好,那誰來負重前行呢?
奴隸制的問題,路登一直也很在意,僅次于啟云王國的遺址。
路登很清楚,在生產力不斷進步的神邦,奴隸制是落后的,是該被消滅的。
他擔任獨裁官時,當然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問題容易解決,病根卻沒有辦法噶掉。
如果哪一天路登離開了,神邦依舊會回到同樣的道路。
就像當年的啟云王國一樣
坐在高臺上,路登開始認真思考,自己這一次模擬的命運,啟云王國的秘密,奴隸制的存亡,神邦的未來,阿烏
想要真正的改變什么,必須是自發性的。
這一過程,不會很溫和,也許會有暴力,也許會很血腥,也許會很曲折
但是,他們最終會拿到自己想要的。
這就夠了。
路登不能替他們做出選擇。
那種高高在上,如同救世主一般的憐憫和選擇?
不,這不公平。
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
如何衡量,如何界定?
這個問題太復雜了。
更何況,路登很清楚,沒有什么救世主。
他從來不屑于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更否認救世主的存在。
關于奴隸這件事,斯巴達克請教過路登數次,從一開始的謹慎到暢所欲言,從一開始目的清晰到舉目茫然。
斯巴達克想過反抗,也有能力反抗。
他可以領著數千人,甚至數萬人,好好教訓一番奴隸主們,然后被龐格帶兵輕易鎮壓。
這種事,神邦歷史上,大大小小發生過不下百次。…
但是,
斯巴達克想不明白,為什么昨天還是奴隸的同伴,一旦恢復自由,成為奴隸主,手段竟然比奴隸還要殘忍!
對此,路登的看法很簡單:
“你沒有辦法改變人性,沒有辦法讓人們真正的感同身受,哪怕他們親生經歷了感同身受。”
用更簡單一點的話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