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永生者明知道知識教會的存在,卻沒有徹底毀掉知識教會?
因為,活人無法拒絕永生的誘惑。
尤其是當他們年齡越來越大,蒼老和疾病找上他們時,他們很快會向最后一點希望妥協,成為知識教會的成員,為知識教會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果他們的計謀,真的殺死了路登先生。
他們收獲的,將是永生!
想到這里,路登睜開眼,看向窗外,有些好奇。
馬車上的德拉庫拉伯爵、常年居住在深宮里的老國王會不會也是知識教會的一員?
畢竟,他真的快死了。
永生對將死之人的誘惑,超過世間一切。
路登沒有深思這個問題,因為沒有意義。
他和老國王是合作關系,雙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就算老國王真的翻臉,路登也有反制的手段。
實在不行,路登還有最后一招:
尊貴的保民官路登先生抵達他忠誠的神邦!
身為神邦人,路登在神邦擁有超出想象的影響力,近乎無冕之王。
陶德背后的巴克家族,不止一次向路登發出邀請,邀請路登返回神邦定居,帶領神邦做大做強,重現輝煌。
路登沒有等太久,普吉神父將四份口供放在他面前。
隨手翻看著口供,路登沒有找出太多問題,和之前的供述一模一樣,細節上有些許出入。
比如某個少年曾告訴路登,他的同伴被大副侵犯,他實在看不下去了,才憤起殺人。
結果在喝藥之后,少年承認,被侵犯的是自己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某少年隱瞞了自己偷竊的事實。
比如,某少年在航行時,曾趁著一個水手不備將其推下海,被浪花吞噬,事后也沒人懷疑,只當水手倒霉。
他們隱瞞這些信息的原因很簡單,也很好理解。
人會下意識隱瞞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習慣性將自己塑造的更高尚,更有道德感一些。
不過,關于最后一場殺人案,他們的供述出奇一致,與路登聽到的版本一致。
將口供放在一旁,路登反問道,
“這種藥多久能用一次。”
普吉神父:???
惡魔來了都要說惡魔!
“雖然沒有副作用,但短期是不可能用第二次。”
普吉神父解釋道,
“審訊過程中,陶德一直和我在一起,藥水的能力他也能證明,對了,這會最好不要和陶德說話,他把自己關在地牢里了,還沒有想出來的意思。”
顯然,倒霉的陶德又一次擔任了小白鼠的角色。
藥沒辦法繼續用,路登追問道,
“測謊儀呢?有讀取記憶的機器嗎?”
阿烏答道,
“測謊儀有一臺,不過在啟云科技,這種低技術含量的東西是古董,準確性不能保障。
讀取記憶的機器沒有,啟云科技沒有達到這種程度。”
他仿佛回到了小樓的歡樂時光,跟隨在路登先生身旁。
路登先生做事向來如此,盡可能確保萬無一失。
“把測謊儀弄來,給他們測謊。”
路登用指節敲動桌面,沉聲道,
“將四人的所有資料弄來,還有死者的資料。”
“調取這艘船出航后的所有錄像。”
“查一下,船是怎么回港的,靠四個年輕人,可沒辦法把這艘船弄回來!”
路登站起身,拍了拍手掌,
“行動起來,小伙子們!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可沒打算能讓這幫討厭的家伙把獎品贏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