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被軟禁,趙弘殷自殺明志。
一時間,后周朝堂風起云涌,山雨欲來之勢,壓得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來。
趙匡胤的幾位結義兄弟當即聯絡軍中諸將,后周軍方超過半數將領齊齊上書,為趙匡胤求情,懇請柴榮放出趙匡胤。
與趙匡胤最親密的三個結義兄弟,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赟三人甚至已經開始召集兵馬,做起義的打算了……
后周的劍拔弩張,很快就帶著整個天下都涌動了起來。
……
龍虎山上,住了一宿的李和在大清早正打水洗漱,就聽聞到了后周的消息,天師張善更是急匆匆跑來見陳摶。
陳摶聽罷沉吟一會,說道:“當務之急,應該是勸柴榮放了趙匡胤。”
“讓趙匡胤回去守孝。”
張善搖了搖頭,說道:“沒那么簡單,趙弘殷一死,這事情便沒有回轉的余地了,柴榮就算迫于軍中聲音放了趙匡胤,以后也會寢食難安,君臣遲早翻臉。”
“趙弘殷的死,并沒有救趙匡胤,相反,愈發割裂了君臣二人。”
“已經來不及了。”
陳摶悠悠一嘆,說道:“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中原五朝,歷數十國,柴榮都是少有的明君雄主。”
“倘若沒有這番變故,柴榮有望十年內終結亂世。”
“兩年前,我受邀前往汴梁講道,柴榮曾與我說過,要十年開拓、十年休養、十年太平,在他手下,未必不能重回漢唐盛世。”
“唉,可惜了……”
張善眼神也是凝重,說道:“玄武司這一招太過致命,以傳國玉璽為餌,沒有任何君臣能跨過這道坎。”
“更何況,趙匡胤本是天下第一,在軍中又根基深厚。”
“柴榮殺也不是,放也不是。”
“如今軟禁起來,其實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只是趙弘殷的死,讓一切都變得愈發糟糕。”
“這恐怕是玄武司最樂意看到的局面了。”
陳摶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神一凝,說道:“不行,我得去汴梁,如果柴榮被刺殺,那就真的天下大亂了。”
說完,陳摶轉身看向李和,說道:“我知小友心不在朝堂,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倘若有一日,我中原之地受契丹外族踐踏。”
“我希望小友能夠站出來。”
被陳摶鄭重其事的拜托,李和苦笑一聲,抱拳說道:“請真人放心,我也是不愿見到生靈涂炭的。”
陳摶點頭,飄然下山。
李和看著陳摶遠去,又看著一些不太正常的香客離去,笑道:“天師,看來南唐不太喜歡有人心懷天下啊。”
張善冷眼看著山下,說道:“這就是玄武司能夠屢屢得手的原因了。”
李和一笑,說道:“也不盡是如此,我在清涼關一戰擊敗南唐軍隊,李璟眼睜睜看著傳國玉璽跑掉,定然是恨透我了,他們想試著攔攔我也說不定。”
李和說完,便看向門口,那里出現了玉玦碰撞的清脆聲響。
“并非是要攔閣下,而是想與閣下聊聊。”
“扶搖子評閣下‘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真要攔閣下,那怕是南唐三十萬禁軍全至,也不一定能夠做到。”
“閣下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