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看著郭猛踉蹌落地,又看了看李和站在擂臺上憨笑的樣子,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嘀咕道:“還真有人練鐵頭功?”
嘀咕著,裁判來到李和身邊,抓著李和的手舉起,宣布道:“獲勝!”
取得首場勝利之后,李和很快就就匹配到了下一場比賽,只是序號還比較靠后,大約需要三個小時才能排上,而這,也是休息時間。
在海選階段,選手一天最少需要連打三場。
最少三場,最多五場,整個海選階段選手每天都必須進行高強度的戰斗,只有在三天內取得七個勝場才可以確認晉級。
而且,還要搶名額,只有前多少位拿滿勝場的才能晉級,晚了,沒名額了,那也是不能的。
而累積三個敗場,就會直接淘汰。
非單敗淘汰的方式避免了偶然性,選手遇到強敵敗了之后也可以繼續去打,只要體力足夠,打滿五場都行。
基本上,這樣高強度比賽打出來的,都是實力強大的選手。
擂臺決斗是很累的,突變之前的那些職業拳擊手、格斗家打一場都要休息好幾天呢,同一天內打好幾場,那基本不可能。
高強度的比賽可以說對平庸的選手極不友好,只有優勢明顯,能夠輕松取勝,才能夠在三天內獲得足夠的勝場晉級。
否則,兩人勢均力敵。
高手過招(菜雞互啄)半個小時,基本上就累垮了,不論這場是勝是負都劃不來,因為當天基本上不可能再打贏了。
當然,也可以戰術性的放棄某場比賽保存體力。
依靠合理的分配和戰術執行,再加上一些運氣,有些實力不足的人也是可以晉級的。
李和在會場就看到有人是這么做的,在數分鐘的纏斗中,判斷勝負難分的話,是有人會主動認輸保存體力的。
不過,累積三個敗場就會淘汰,主動認輸也不是一件輕易能做的事情。
但凡能贏下來,還是要拼一拼的。
“光頭強?”
李和坐在一旁休息的時候,一個小孩喝著運動飲料的同時望著李和貼牌上的名字念了遍,而后嘲笑道:“哈哈哈,你是小孩子嗎?還光頭強,哈哈哈……”
李和沒有在意他的嘲笑,七八歲的熊孩子能知道什么?
不過,這么小就來參加武道大會?
“張宇?你幾歲了?”
看到熊孩子的名字,李和笑著問了句,但是張宇并沒有打算認真回答他,而是不屑的說道:“年齡算什么?實力才是唯一的標準!”
“我看你也二三十歲了吧?”
“看著挺壯,實際上也就是個虛架子,那傻傻的樣子估計連勁力都整合不起來,也就占了點力量優勢能僥幸贏兩把而已。”
“而我。”
“雖然只有七歲,但我的基因解放率已經14%了,入道之時更是對于武道理解有了長足的進步,如今已然是二品武夫的境界。”
“你這種,我一個能打十個。”
哦?
李和沒有想到這熊孩子還是個小天才,集中注意力看了張宇一下,確實能夠看到他體內的氣息充沛,流轉順暢。
倒還真是武夫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