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的失語癥雖然好了,但說話還有些結巴,吐字也不清晰。
就在院子里的桂花樹下,一板一眼的開始啊啊啊的吊嗓子。
那個生氣的小人見她不理他,就別扭的搬了個馬扎子,托著腮幫子,呆呆的看著她。
想起小小的人兒說著言不由衷的話,那幼稚而又可笑的模樣。
鮑莉又哭了。
她又何嘗舍得離開小魚哥哥呢。
他根本不知道,他是她生命中的無人可以取代的光。
她至今還記得,當老爸背著自己離開村子時,小魚哥哥紅著眼睛躲了起來,不愿意送她。
她當時還很難過,后來還是老爸告訴他。
那個傻小子,其實一直遠遠的跟在他們的身后。
直到出了峽谷,他才沒有繼續再跟下去。
我在找那個故事里的人
你是不能缺少的部份
小小的手牽小小的人
守著小小的永恒……
一曲唱畢,江觀漁也紅了眼眶。
他覺得就挺好笑的,這么長時間了,竟然還能被前主的記憶所影響。
前主,對小清兒究竟有多深的感情啊?
才會有這么深的執念。
這么小的小屁孩,懂什么是愛情嗎?
前主也未免太早熟了點吧。
江觀漁心里暗自吐槽著,可前主的執念卻依然深深的影響著他。
讓他陷入那種悲傷與思念夾雜的情緒中,久久不能自拔。
江夏也哭了,悄悄抹著眼淚,心里難受的無以復加。
原來自始至終,都是她自作多情了。
魚伢子這首歌根本不是為她寫的,而是為那個小清兒寫的。
作為魚伢子童年時的第二跟屁蟲,她和小清兒自然也是很熟的。
只是在小清兒面前,她始終是自卑的。
覺得人家是大城市來的姑娘,那么漂亮,還那么洋氣,精致的就跟個瓷娃娃似的。
不像她,就是個農村的土丫頭。
哪怕她是全家捧在手心里呵護著的寶貝疙瘩,但在小清兒面前,也始終有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被人爭奪的玩具才是最香的。
以至于,她從小時候起,就對魚伢子有著一種不異于常人的特殊感情。
當得知小清兒離開后,她內心其實是很開心的。
那個討厭的女娃子終于走了,魚伢子就是她一個人的了。
可她還沒開心幾天,魚伢子的父親就犧牲了。
活潑開朗的魚伢子也從那天起,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她始終默默的關心著他,想要開導他,陪伴他。
可他卻拒人于千里之外,以沉默和無視來代表他內心的抗拒。
后來,她家里也有了錢,老媽也天天在她耳邊嘮叨,讓她離魚伢子遠一點。
她內心很反感,經常偷偷的去找魚伢子。
可魚伢子卻封閉了自己的心,對誰都是冷冰冰的,讓她自討沒趣。
慢慢的,他們之間就漸行漸遠,再也沒有了任何交集。
直到,前段時間,他們再次重逢,以發小的身份繼續相處。
她發現,魚伢子似乎又變成了小時候的那個他。
活潑開朗,慷慨大方,有擔當,重情義,有義氣。
可在這個基礎上,似乎又在身上蒙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引誘著她想要接近他,看清他,讀懂他。
她一直以為,魚伢子心里也是喜歡她的。
可直到此刻,她才明白,原來,小清兒在他心里的位置,從來都不曾被人取代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