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家都下場之后,王毅對五虎將說道:
“剛才這幾分鐘打的不錯,很漂亮,不過經過這幾分鐘的消耗你們體能也有些不足了,下來喘口氣兒。”
然后又對旁邊的五鎖匠說道:“接下來這個防守回合你們5個人上!”
5個人聽了頓時一個個都是一機靈。
他們本來以為他們這場比賽再也無法上場了,尤其是這樣的決勝時刻。
無論哪個教練都不會把他們這種只會防守不會進攻的陣容放在場上。
此時聽到毅哥竟然在這樣關鍵的時刻讓他們上場,5個人的激動和亢奮是在所難免。
王毅接著對他們說道:“你們在場上的任務就是防住他們接下來這一攻。無論你們用什么辦法,總之絕不能讓他們這一球打進!”
5個球員紛紛明白了接下來這一球的重要性,全都點頭:“是,毅哥!”
王毅說道:“你們只要能防下他們來,那么王亮你有快攻機會就發起快攻,沒有快攻機會的話我會叫暫停,再用五虎將換下你們讓他們來打進攻。”
所有人都點點頭。
王毅最后時刻所用的這種方法就是nba一直在用的方法。
那就是拆解法。
把最后這一點時間的比賽拆解成進攻回合和防守回合。
進攻回合讓擅長進攻的球員上場,防守回合讓擅長防守的球員上場,把防守有缺陷的球員換下場。
這種方法在nba的比賽中很常見。
比如勇士隊在打到最后時刻,在防守回合時往往會把容易被對手點名的庫里換下場,等到進攻回合又把庫里拿回來。
但在cba的比賽中卻并不如nba用的那樣頻繁。
包括國際賽場也沒有nba那樣用的頻繁。
這是為什么?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cba和國際比賽之中暫停沒有nba的暫停那么多。
nba一場比賽48分鐘,所以他們在常規的48分鐘之內,除去官方暫停,還有7次暫停。
而fifa籃球規則下只打40分鐘,他們在常規48分鐘之內只有5次暫停。
(cba如今采用的是48分鐘。)
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nba規則下最后時刻叫的暫停很多,把比賽拆解的很碎。
而fifa規則下最后時刻暫停似乎沒那么多。
很多時候球迷們覺得是不是該叫個暫停了,但是教練并沒有叫。
其實并不是教練不想叫,而是因為手中的暫停太少,他們舍不得叫,或者說是暫停已經用完了。
在暫停時間結束之后,雙方球員再度上場。
當對面的潘洪濤教練看到華立上了他們的五鎖匠陣容之后,頓時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他是真沒想到,王毅在這種時刻竟然敢上他們的純替補陣容。
雖說這場比賽這5個人是首發,但實際上在實力上來說,他們就是純替補。
明德中學的5個首發球員看到對面上了五鎖匠,他們也都是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并不是說他們有多怕對面這個五鎖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