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此時從右側45度切入,眼看球吊了過來,他高高躍起,在空中收下球。
然后直接做出手的姿勢。
這讓防守他的文班亞馬連忙跳起來封蓋,然而王毅在空中卻直接收球拉桿,等到文班亞馬的封蓋被晃過之后,這才再次探出手去。
然而在他面前還有一座大山,那就是安托萬。
王毅這個球但凡是出手,那就必然會被安托碗封蓋。
如果說是再次拉桿去躲避安托萬,那顯然不太現實。
喬丹的傳說中的三拉桿那是在做足了充足的準備的情況下,在空中每一次拉桿的幅度都很小,這才能做到三拉桿。
而王毅這次是空中接力,本來準備時間就沒有喬丹那么充足再加上。
而且為了躲避長臂怪文班亞馬的封蓋,他第一次拉桿幅度就很大了。
躲過了文班亞馬之后,再想讓他拉一次桿,著實是有些難為他了。
而且現在被安托萬和文班亞馬前后夾擊,前后為男。
左右兩側也都有人,左右為男。
當真是男上加男。
他再想傳出去已經男如登天了。
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就見王毅沒有出手,也沒有傳球,而是直接落在了地板上。
然后再次起跳。
如此一來安托萬也被晃了過去。
此時在籃下,王毅只剩下了一個極小的縫隙可以出手,但是就是這極小的縫隙被他抓住,直接起跳出手。
直到此時,所有人才恍然大悟。
原來王毅第一次是空中接力,并沒有落地。
所以在沒辦法處理球時,他可以不必去出手。
而是等落到地板上,然后再起跳去出手,這完全合乎規則。
而此時王毅出手之后,就聽砰的一聲。
眾人立馬向籃板上看去,就見一只大手直接將球死死摁在了籃板之上。
此人不是別人。
正是文班亞馬。
這讓現場那數萬名觀眾頓時一任驚呼:
“ohno!”
“該死的被文班亞馬,釘板大帽了!”
而那些法國球迷們則幸災樂禍:“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的!”
“總該文班冒一次王了吧,哈哈哈,爽!”
然而他們話音未落,就聽裁判急促的聲音響起。
嘀嘀嘀嘀嘀——
裁判比著手勢,同時用英語高聲叫著:“干擾球,干擾球!”
而此時大屏幕上的回放也給出了準確的鏡頭。
原來王毅最后這次出手,球是擦了板的。
由于角度很小,所以王毅雙手舉球向上推出,在剛超出籃筐一點的地方,球就已經擦了板。
之后文班亞馬才蓋到球。
由于王毅出手時,身體幾乎已經來到了籃板下方。
所以這個擦板的角度極小,極輕。
如果是不是近距離看的話,是很難發現的。
而在底線的裁判竟然觀察到了這個細節。
王毅不由的伸出手,對裁判比了個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