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王毅這兩次第2罰都罰丟,都是故意的。
第1罰罰中,第2罰罰丟,然后他自己拿到籃板。
法國隊犯規。
他在第1罰罰中,第2罰罰,丟然后再自己拿到籃板。
尼瑪,你擱這無限套娃呢?
無限套娃那是俄羅斯的特產,你別給我法國隊整這個啊。
而在此時,現場的解說員也是反應了過來。
他像是發現新大陸似的叫道:
“哦,媽媽呀,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他這兩次第2罰都是故意罰丟的。”
“自己罰丟,然后自己拿到籃板。”
“讓法國隊送他再上罰球線。”
這樣時間走了幾秒,分差在緩慢的擴大,而球權還一直在華夏隊手上。
那么法國隊就根本毫無翻盤的希望了。
“王可太聰明了!”
“不過我最讓我驚訝的不是他能想到這些,而是他想到之后就能做到。”
“大家都知道球員在罰球的時候,他在搶籃板方面就具有天然的劣勢。”
“我給大家普及一下罰球知識。”
“在罰球的時候,雙方各有4名球員必須站在三分線以外。”
“在罰球球員罰球出手,球離開他手之后,三分線外的球員才能進入三分線內去搶籃板。”
“然后就是除了罰球球員之外,雙方加起來有5名球員會站在禁區線的兩側。”
“而在罰球球員罰球出手之后,也就是球離開手指間的那一刻開始,他們才能進入罰球線去搶籃板。”
“而罰球球員的規則有所不同。罰球球員在球離開手指間之后并不能立即進入罰球線,必須要在球碰到籃筐之后才能進入罰球線。”
“而且相比起禁區附近的其他球員來說,他是距離籃筐最遠的。”
“這就是我所說的罰球球員在搶籃板方面的天然劣勢。”
“那么怎樣扭轉這種劣勢呢?那就需要你在罰球時稍微用點力砸在籃筐上,讓球彈一個長籃板——記住,必須要碰到籃筐,你才能搶籃板。否則算違例。”
“而且反彈回來之后,必須要不偏不倚,正好向你自己的位置落下來。”
“試想一下,籃筐是個圓環形,而且籃筐本身就是圓柱形狀的。”
“也就是說你投出去之后必須精準的落在那一個點位,籃球才能正好不偏不倚向你反彈回來。”
“但凡稍微偏那么一點點,或者稍微投的長那么一點點,或短那么一點點,它反彈回來都不會直對著你。這中間的誤差是以毫米計的。”
“可想而知要發出球之后,球向你自己反彈回來有多難。”
“而連續兩次都要反彈回來,那就更是難上加難。”
“不得不感嘆王毅這家伙對他手指間的修煉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我只能感嘆一句,這根本不是人能做到的,只有魔鬼才能做到。”
“不,不是魔鬼,是魔鬼中的魔鬼魔鬼之王!也就是所謂的大魔王!”
而此時王毅第1罰法中,比分已經來到了112:106。
時間雖然沒走多少,還有足足16秒,但分差已經來到了6分。
而且王毅還有一罰。
他要再給你這么無限套娃下去,那法國對真就沒有絲毫的可能性了,于是托尼·帕克叫了一個暫停。
專門布置了對王毅的防守。
托尼·帕克心里苦啊。
之前布置的是要防王毅的三分,然后防王毅的兩分,現在他喵的連一分都得防。
防不勝防啊!
他強忍著心里的苦,對法國隊接下來搶籃板的站位做了調整。
“安托萬你身高最高,接下來王罰球的時候,你就站在他旁邊。一旦球反彈回來,你就收下籃板。
“同時文班亞馬,你要站在近框的位置。這樣無論這個球王毅彈一個長籃板還是短籃板,都能被我們拿到。總之無論如何,這個籃板必須拿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