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人們的觀念完全轉變了。
三分是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比賽走勢的。
而此時喬丹心中的想法是,看來這次比賽之后自己得練一手三分了。
雖然在現實中用不太上了,但是在游戲之中自己練好了三分還是大有可為的。
接下來喬丹進攻。
在王毅發球給他的時候,他依然是左右虛晃,然后迅速往左下球,同時右側肩膀給王毅對抗。
他并不指望著這樣能夠突破過去,主要是往三分線里壓。
果然,在這次下球之后給王毅對抗,再接一個轉身,他就已經壓到了三分線以內。
這時候他就開始了背身運球。
同時用后背給王毅對抗。
像喬丹這樣的球員,兩只手都已經練到了極致,那么背身運球的好處就體現了出來,因為對手這個時候不知道你會用哪只手去運球。
也就不知道你要從哪邊突破。
而喬丹的選擇依然是簡單高效。
他沒有去往內線在突破,而是右手炸球之后以左腳為軸突然右腳往外邁了一步。
同時轉過身來后仰跳投出手。
王毅雖然貼得很緊,但是當喬丹以這種方式起跳時,王毅還是沒辦法蓋到,只能眼睜睜目送籃球進入籃筐。
喬丹的這種轉身也是很細節的。
很多初學者,練習轉身投籃的時候,無論是前轉身還是后轉身,他們在轉過身之后兩腳是平行的。
也就是說他們在身體轉過180度之后再去出手。
這樣一來出手速度太慢,二來離防守者太近,只要反應快的跳的高的防守,還是能夠干擾到你的出手的。
而喬丹的翻身跳投,無論是前轉身還是后轉身,他只轉90度。
這樣在轉身之后,他的雙腳是一前一后分開的。
然后雙腳發力起跳,跳到空中的時候才完全轉過身來面對籃筐。
再加上一個后仰投籃。
這樣的好處一來是出手速度快。
二來是這樣可以迅速拉開與防守者的距離。
對手就很難覆蓋到他。
這就是為什么喬丹的投籃很少被對手封蓋的原因。
這也是很多青少年在學習籃球的時候應該注重的一個細節。
你在轉身跳投的時候不要直接轉180度。
這樣雖然可以直接面對籃筐,但如果對手判斷出你轉身的方向的話,你這樣一轉身往往就直接和對手是臉貼臉。
那你就很難有出手的空間了。
而只轉90度的話,就算對手判斷出你的轉身方向,他也不可能和你臉貼臉,也依然很難蓋你的出手。
此時比分來到了10:12。
根據雙方之前商定的規則,打21分球的話,有一方先拿到11分就進入中場休息。
中場休息時間為5分鐘。
有人可能會說了,這才打了幾個球就休息,nba球員有那么脆弱嗎?
實際上你去打團隊籃球和單挑,對體能的消耗完全是兩碼事。
團隊籃球,如果你是持球核心的話,你的持球時間往往也只有30%左右,如果你是非持球核心往往持球時間往往連10%都不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