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在他們的認知里,長孫無忌一直是一個不貪功,不自傲的中庸之人。
雖然頗有計謀,但也算不上一個很好的謀士。
可是如今,就連他們都沒理解李世民的意思,長孫無忌卻一點就通,實在令人刮目相看。
“嗯,無忌此諫議,深得朕心。”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看向長孫無忌,笑道:“這么著吧,就由你,聯合中書令,大理寺卿,修改律法!”
“啊?”
長孫無忌面色一詫,心說我就提個諫議,可沒說參與啊!
還有,承乾那小子也沒說讓我參與啊!
“不是陛下,修律是中書令的事,臣這邊還有很多事要忙,您看”
“哼!”
還沒等長孫無忌說完,李世民就冷哼打斷了他的話,板著臉道:“朕將你們視為心腹,肱骨之臣,在朕眼里,能辦大事的,只有你們。所以,辦朕大事的,不分官職!”
“這”
長孫無忌語塞,下意識看向房玄齡,后者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李二陛下在他們面前,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也就魏征能勸諫幾句。
不過,他們恐怕做夢也想不到,李二陛下這次修改律法,宛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如果說,李二陛下在歷史上,最大的污點是什么,恐怕很多人都會說玄武門之變。
其實,玄武門之變也就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算個污點,對于后世的政治人物來說,玄武門之變根本不算什么,畢竟哪個皇帝沒殺過幾個親人?
曾經的大漢棋圣,不也開創了文景之治,被后世稱贊嗎?
所以,李二陛下真正的污點,是改史。
而他改史的內容,也不是玄武門之變,是他父親李淵。
在《舊唐書》中,他將李淵改成了一個無能的君主,是靠著他一己之力,才有了大唐的天下。
雖然真正的歷史不會掩蓋李世民的功績,大唐也確實是他打下來的,但李淵絕不是無能的君主。
至少從太原起兵,到關中建國這段時間,消耗的全是李淵幾十年的政治資源,至于到了關中之后,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是靠人家李二陛下打的天下。
所以,大唐的天下,準確來說,是李淵父子相互成就的結果。
李二陛下改史,也確實是他的政治污點。
“你們都聽著,法律是給老百姓穿的衣服,太緊了不行,太松了也不行,所以,朕才讓你們多人議論修訂。”
說完,李世民又環顧三人道:“這寬,這簡,老百姓要容易懂,官吏容易執行,而且一旦定下來,不要輕易改動,明白嗎?”
“明白。”
三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
就在這時,殿外忽地傳來一道聲音:“啟稟陛下,魏征求見!”
李世民愣了一下,而后擺手道:“宣他進來!”
“諾!”
殿外應諾一聲,很快,一身青袍的魏征就走了進來。
“臣,魏征,參見陛下!”
“免禮!”
李世民笑著擺了擺手,道:“魏征,你有何事見朕啊?”
“回稟陛下!”
魏征行禮道:“臣奉陛下之命,諫議朝政,今日朝會,陛下對太上皇執政時期的政令,做了一些刪改。
臣回去之后,反復思忖,覺得‘罷四方貢獻’這條,不易刪改過快,否則會讓地方覺得,陛下朝令夕改,影響新政實施。”
“朕怎么朝令夕改了?”
李世民頓時有些不悅地道:“讓各地進貢奇珍異寶,如果朕沒記錯的話,好像是武德八年,太上皇生辰前下的令吧!”
魏征躬身道:“陛下記得沒錯,但臣想問陛下,今夕是何年?”
“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