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身寒門,即便再有才華,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所以,馬周自從當了博州助教之后,就開始放蕩不羈,白天上班摸魚,晚上借酒消愁。
偶爾罵幾句上司煞筆,也是家常便飯。
可日子久了,上司也忍不了他了,就對他百般羞辱,氣得他遠走博州,奔赴長安,投到了大將軍常何門下。
后來,又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李世民發現其才能,最終走向了人生巔峰。
可以說,沒有李世民的賞識,就沒有馬周這位‘治世名臣’。
而能在去江陵的路上巧遇這位‘治世名臣’,李承乾自然不會將他拱手送給李二陛下了。
畢竟,做人呢,凡事都要主動點,積極點。
雁過拔毛,獸走要留皮,看到人才就要挖墻腳。
更何況,那東宮班底,還需要有人填充,而馬周,就是東宮班底的最佳人選之一。
至于其他的人選,李承乾倒也不急。
因為李二陛下現在估計還在打朝廷官吏的主意。
不解決李淵留下的那幫武德老臣,他是沒辦法安排更多對他有用的官吏的。
所以,這時候在李二陛下四周撿漏,最合適不過了。
卻聽李淵冷不防地道:“承乾,你去了江陵之后,有什么具體的打算嗎?”
“江陵乃南方重城,水陸發達,尤其是進入巴蜀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自我大唐立國之后,江陵一帶,成了我大唐重要的糧食產地。所以,我此去江陵的首要目的,就是糧食!”
“糧食?”
李淵與岑文本微微一愣,滿臉不解。
他們想過很多李承乾去江陵的目的,卻從未想過,李承乾去江陵是為了搞糧食。
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大唐接下來的幾年,會面臨多嚴峻的挑戰。
不僅有雪災,還有旱災,還有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
而糧食,在災害面前,絕對是大殺器。
所以,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不過,有些事情,李承乾無法說明白,只能言簡意賅地道:“反正,我的目標就是解決我大唐百姓的溫飽問題!”
在李承乾看來,大唐盛世的藍圖里,絕對不是萬國來朝,也絕對不是商業高度繁榮,士子歌功頌德而百姓饑寒交迫,窮困潦倒的場景。
別看后世將‘貞觀之治’吹得多厲害,其實,連溫飽問題都沒解決。
而真正解決溫飽問題的,還是咱們后世的新國。
“可是,想要解決大唐百姓的溫飽問題,并非易事,太子心中有什么章程嗎?”
岑文本深深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好奇地問道。
李承乾微微一笑,打趣道:“岑先生雖是讀書人,但平時應該不怎么讀史書吧?在歷史上,某些短暫的年月里,百姓還是能吃飽穿暖的!”
“哦?”
岑文本眼睛一亮,不由較真了起來:“殿下若說奇謀妙計,在下可能不擅長,但說讀書,在下還是讀過不少史書的,可從未見過太子所言的盛況!”
“不是你沒見過,而是你沒在意。”
李承乾笑了笑,然后看了眼李淵,又道:“其實,歷朝歷代,剛剛開國的幾十年里,百姓的日子其實是最好的,雖然不一定能達到吃飽喝足的程度,但也差不多。”
岑文本仔細回想,發現李承乾說的還真的是這樣。
每個朝代開國之初的百姓,日子過得都不算差,就拿現在的大唐來說,如果百姓的日子過得無比艱難的話,別說打東突厥,就是渭水之盟的財物都交不齊。
而且,每朝每代立國之初的幾十年,都會出現盛世,這就間接說明了,百姓的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只不過,幾十年的盛世之后,國家就會走向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