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聽到李世民的話,嚇了一跳,這明顯是一言奪權啊!他肯定不干了,于是連忙道:“可是陛下,武德年間”
“裴司空!”
還沒等裴寂的話說完,李世民就出言打斷了他,一字一頓地道:“現在,已經是貞觀啦!”
“這這這”
裴寂氣得說不出話來了。
他知道,自己被李世民二人擺了一道。
另一邊。
李承乾他們乘坐的大船,已經快抵達南陽了。
只要從南陽轉道漢水,很快便能抵達江陵。
這一路航行,李承乾領略了不少這個時代的風土人情,對這個時代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而李淵,自從出了大安宮,出了長安,心情就越來越好,時不時的跟李承乾談論當年平定天下,游山玩水的事情。
其實,李淵是一個非常喜歡自由的皇帝。
可經歷了玄武門之變后,尤其是搬進大安宮以后,他連一次宮都沒有出過。
這樣的生活,在歷史上,他足足過了六年。
除了偶爾出席幾次李世民邀請他參加的重大宴會,他幾乎足不出戶。
不是他不想出來,而是李世民根本不給他機會。
貞觀七年五月和貞觀八年三月,李世民先后兩次去九成宮避暑,都沒有帶李淵同行。
忠耿敢諫的馬周數次上書讓他盡孝,都被他已讀不回。
直到貞觀八年九月,他才屢次邀請李淵去九成宮避暑。
這是為何?
是因為李世民良心發現了嗎?
不!是因為李淵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
他患的是風疾,也就是中風。
所以,不管李世民如何邀請他,也不論李淵本人如何想出去走走,他都走不動了。
對于李淵的病情,李世民知道嗎?他當然知道!
不僅知道,還屢次向李淵表殷勤,希望帶他出去玩。
甚至在貞觀八年,大興土木,為李淵修建大明宮避暑。
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李淵已經無福消受了。
果不其然,大明宮還沒修完,李淵就死了。
這個曾經至高無上的大唐開國皇帝,這個晚年遭遇巨大變故,落入凄涼之境的孤獨抑郁老人,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
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因為李承乾的那個計劃,李淵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他沒有走向歷史上那條老路,他沒有悲喜交加的結束這一生。
所以,李淵對李承乾,是非常感激和寵愛的。
甚至為了他,舍命跟李二對著干,一言不合就以死相逼。
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命運已經跟這個孫子綁定在一起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老爺!”
就在李淵跟李承乾聊著南陽往事的時候,杜才干急匆匆地跑了過來,稟報道:“老爺,因為昨晚下雨的緣故,南陽轉漢水的水道,有些湍急,船頭迎浪有些危險,艄公建議我們,在南陽暫留一天,待水勢平緩之后,再啟程去江陵!”
“這”
李淵遲疑了一下,然后扭頭看向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