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嗎?!
然而,面對李世民的暴怒,魏征依舊渾然不懼,接著道:
“陛下您想想,祭祀祈雨這件事,古來有多少成功的案例?可以說,十之有八九都不會成功。那陛下祈雨,就一定能成功嗎?”
“既然明知道不能成功,為何陛下還要去做?若是為了所謂的名聲,我覺得大可不必!”
“百姓真正記住的,不是陛下為他們祈雨,而是給他們一條活路!若百姓都沒有活路了,陛下就是祈雨一萬次,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百姓依舊不會同情你,認可你,甚至覺得你是跟隋煬帝一樣的昏君!”
“放肆!!”
李世民暴喝出聲,但怒氣明顯消了不少。
而房玄齡與杜如晦,則若有所思的互相對視。
卻聽魏征又繼續道:“假如陛下將祈雨之事交給太子,若太子能祈雨成功,固然是好事,若太子不能成功,陛下還有轉換的余地。倘若陛下祈雨不成功,還有余地嗎?”
“這”
李世民三人聞言,面面相覷。
忽地覺得,魏征說得有些道理。
“可是,陛下都承受不住那祭祀的慘烈,太子如何能承受?”房玄齡不無擔憂的問道。
魏征啞然一笑:“中書令以為,太子殿下是那種任人擺布的人嗎?”
“你什么意思?”
李世民臉色一沉:“他敢抗旨不尊?!”
“臣倒希望太子殿下抗旨不尊,或者拖延領旨,這樣陛下就有足夠的時間,調集糧食,應對災情,哪怕太子殿下引起眾怒,陛下也能進行補救!”魏征笑著說道。
李世民聞言,眼睛大亮。
房玄齡則有些古怪地看著魏征,欲言又止。
他記得上次建議李世民找李承乾背鍋,目的是為了將李承乾弄回長安,結果卻被魏征呵斥了一頓,說自己就算是為了李承乾好,也不能損害李承乾的太子名聲。
如今,聽到魏征的建議,他忽地有種感覺,魏征這家伙,估計也沒安好心。
難不成,他也是太子黨?
想到這里,房玄齡下意識看向李世民,只見李世民眼神閃爍,眉頭皺了又松,顯然是在糾結魏征的建議。
作為父親,這么算計兒子,著實有些不厚道。
但作為皇帝,這么做也很正常。
畢竟皇家無親情。
更何況,以李承乾的性格,是絕對不會讓自己吃虧的。
讓他去受祭祀祈雨的苦,他估計得把祭臺給炸了。
而他這樣做,對李世民來說,卻是一件大好事。
既解決了那個陽謀,又解決了‘完美兒子’帶給自己的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稍微沉默,李世民便扭頭看向房玄齡,杜如晦二人,淡淡地道:“你們覺得魏征的建議,如何?”
我擦!
這個決定,你交給我們?是打算讓我們背鍋嗎!?
房玄齡,杜如晦二人,心中一陣無語,不知怎么的,他們忽然有點想念長孫無忌。
往往這個時候,應該是長孫無忌幫李世民拿主意,然后由長孫無忌背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