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繼續在街上逛著,只不過馬周顯得有些怏怏不樂。
李淵似乎第一次跟百姓一起過年,看什么都覺得新鮮,看到什么都想買,不一會兒,大大小小的包裹就堆到了馬周,薛仁貴身上。
“這位老板,我需要買一些商品.”
就在李淵掃貨的隔壁,一位金發碧眼的西方商人,來到了小攤販前。
那小攤販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滿臉笑容也跟著消失不見,同時變得有些愛答不理地道:“要什么,自己挑自己看,我們店的規矩,非大唐百姓,漲價三成,愛買不買,不買別碰!”
聽到這話,旁邊圍著的一群人,早已經習慣了,自顧自的挑著自己喜歡的商品。
但這西方商人卻明顯有點不樂意,用生硬的唐朝話說道:
“老板,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可是遠來的客人,你們唐朝不是最好客的嗎?我在長安的時候,你們鴻臚寺的大人還接見過我呢!”
“長安是長安,江陵是江陵,到了我們的地盤,就得守我們的規矩,還有,你給我咋咋唬唬什么?沒看到本大爺正在跟顧客介紹商品嗎?再廢話,信不信本大爺揍你丫的!”
小攤販趾高氣揚的揮了揮拳頭,眼神之中閃過一絲兇惡。
旁邊的一群唐人也跟著起哄,顯然是在聲援這個攤主。
不遠處的李承乾看到這一幕,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副滿意的笑容。
唐朝雖然可以包容這些外來的商人,但到了唐朝的地盤,就得守唐朝的規矩,別把自己搞得跟人上人似的。
什么都想要優待,可能嗎?
明顯不可能!
大唐的優待,只能給大唐的百姓!
在李承乾主政江陵之后,首先調整的就是稅收制度,凡是外國商人來江陵進貨的,一律加收關稅,外商稅。
就是各州各縣的商人來進貨,同樣也會提高商稅。
沒辦法,大唐的商稅太低了,低得李承乾感覺就像白送一樣。
比如,較為名貴的龍香,大唐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稅。
要知道,這種香料在國外頂多幾貫成本,賣到國內,高達百貫以上的都有。
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稅,這些外國商人依舊可以大賺一筆。
再比如,國內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在國內的征稅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但賣到國外,利潤同樣高達幾十倍。
這樣巨大的暴利,大唐不僅不管,還出臺法令,規定外國商人可以自由貿易,不得加征重稅。
這特么就離譜。
雖然大唐的主要稅收是以農業稅為主,但如此不注重商稅,李承乾是怎么也沒想到的。
所以,他來江陵才會規定,凡是售賣給外國商人的商品,一律加收三成價格,凡是入境江陵,參加集市采購的,一律加收關稅。另外,凡是售賣到國外的商品,還要加收跨境商稅。
反正就是一句話,稅就這么高,愛買不買。
而這位西方商人,眼看周圍的唐人都在起哄,也不敢再說自己認識什么大人,連忙露出一副討好似的表情,點頭哈腰地笑道:“抱歉啊老板,您先忙,我再看看,您的商品真漂亮,我是真的想買!”
眼見這位西方商人如此識趣,攤主也不會跟錢過不去,直接丟下一句:“等著吧!”就跟其他顧客介紹起了自己的商品。
而那位西方商人則有些滑稽的等候在一邊。
看得周圍的唐人哭笑不得,卻也沒有再繼續關注他。
至于一直默默關注他們的李承乾,則笑著收回了目光,扭頭看向身邊的馬周,道:“這種事情你得管,可別看到剛才鬧得好玩,這種事情若不管好的話,將來一定會出大問題!”
“是啊,這位異國商人算是脾氣好的,若遇到脾氣不好的突厥商人,將來確實容易出問題!”馬周深以為然地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