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的野心著實不小,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之后,便主動向鴻臚寺官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許大人,感謝您帶我們參觀了大唐的繁華,這些記錄,都是我近日在大唐的所見所聞,等回國之后,我會將它獻給我們的天皇陛下!”
“哦。”
許敬宗淡淡的應了一聲,心說什么彈丸小國,也敢稱天皇陛下?要不是咱們陛下仁德,我都懶得搭理你!
但是,這個倭國使者似乎一點也不懂得察言觀色,又自顧自的感慨道:“可惜,我們國家沒有能力建造你們這樣的房子!”
“哦。”
許敬宗又淡淡應了一聲。
倭國使者這才感覺到有些尷尬,于是話鋒一轉,訕笑著道:“不知大唐能否滿足我們一個愿望?”
“什么愿望?”
許敬宗警惕似的道:“借錢可沒有啊!”
“不是,我們不借錢”
“要糧食也不行!”
“許大人您誤會了,我們不是乞丐.”
倭國使者滿臉尷尬地說道:“我們就是想要一些大唐建筑的圖紙,好拿回去仿造.”
“哦,原來是這樣”
許敬宗恍然點頭:“這個倒不難!”
“那許大人能滿足我們的愿望嗎?”倭國使者滿臉期待的追問道。
許敬宗看了他一眼,皺眉道:“這個雖然不難,但也要上奏朝廷,由陛下定奪!”
“好好好,沒問題,那就麻煩許大人了!”
倭國使者連連點頭,同時滿懷信心。
因為他們朝見過大唐皇帝李世民,知道大唐皇帝是一個仁德且富有愛心的皇帝,這點小事他應該不會不同意。
主要是缺個上奏的唐朝大臣。
于是乎,他們一個個拿出十二分的敬意,將許敬宗一頓夸贊,直夸得許敬宗回到鴻臚寺的時候,嘴角還時不時的上揚。
“喲,這不是咱們許大人嗎?怎么著,撿錢了?這么開心?”
許敬宗剛剛跨進班房,迎面就走來了一道熟悉的身影,他微微一愣,旋即抬頭望去,不由道:“于大人,你這是去哪?”
“陛下任命我為中書侍郎,我回來收拾收拾,搬到中書省去!”于志寧笑著說道。
許敬宗臉色一沉。
他跟于志寧一樣,都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后,他們并沒有合適的職位可以擔當。
所以,他們從武德九年到貞觀二年初,都是在弘文館整理文學資料,編纂《貞觀大典》的目錄,或者時不時跟李世民出謀劃策,反正就是沒有得到重用。
也就最近這兩三個月,因為房玄齡的裁減官吏,他們才被李世民充任到各衙門。
可即使是這樣,他們擔任的官位也不高。
所以,當許敬宗聽到于志寧調任到中書省擔任中書侍郎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比于志寧更有資格去中書省。
畢竟自己在隋朝的時候就考中了秀才,他一個靠著父輩余蔭才當上縣令的人,哪能跟自己比?
自己可是正兒八經,實打實考的科舉!
簡直豈有此理!
心中很是郁悶,許敬宗對于志寧非常不服,于是冷不防的來了一句:“于大人,聽說今年的科舉很難,你覺得我們若參加科舉,能考上秀才嗎?”
“這”
于志寧微微一愣,旋即搖了搖頭,道:“難說。”
“呵!”
許敬宗冷笑一聲,正準備在于志寧面前裝個逼,忽聽不遠處傳來一道招呼聲:“許大人,于大人,你們在聊什么呢?”
“哦,孫大人,你怎么來了?我跟許大人在聊科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