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反應了一瞬,旋即冷哼道:“那就談!”
“談就談!”
李世民:“.”
李承乾:“.”
父子倆互相對視,皆是不語。
隔了片刻,才見李世民主動走進李世民旁邊的坐墊,隨意坐下來道:“為什么要將爺爺趕到太原去?”
“你在質問朕嗎?”李世民臉色一沉。
“沒有,我只是想問問其中的原由。”
“哼,朕做什么事,用不著你過問!”
李承乾眉頭微蹙,而后抬頭看向李世民,語氣無奈地道:“咱們一家人,真要鬧成這樣嗎?”
“鬧成這樣,還不是因為你!”
李世民提起這個就一肚子的火,旋即有些不忿地道:“你們爺孫做的那些事,可有想過朕的感受?朕是大唐皇帝,你們置朕的顏面于何地?!”
“那父皇覺得,是顏面重要,還是天下重要?”李承乾平靜地反問。
李世民微微一愣,不由道:“你什么意思?”
“敢問父皇,兒臣離開長安后,有哪一件事做錯了?有哪一件事不是為大唐好?還是說,父皇覺得,兒臣這個太子不稱職?”李承乾眨了眨眼睛,連續反問道。
“這”
李世民語塞。
雖然他與兒子存在很多隔閡與矛盾,但不可否認的是,李承乾這個兒子,確實非常優秀。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大唐有利的事。
別看江陵的小商品經濟,像是在瞎折騰,但江陵的稅收是最多的,特別是商稅。
以前他從未想過,商稅會這么多。
就連一直重視農業稅,將商稅視若牛毛的戶部,都在向他上奏,想要在全國推行商稅。
足可見江陵對大唐的影響。
而江陵能有今天,不能說全部,但絕對與李承乾脫不了干系。
所以,李承乾這個太子,肯定是稱職的。
如果算上朔方的功勞,李承乾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的太子典范。
然而也正因為兒子太優秀,才讓李世民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希望兒子不要這么優秀。
可是,這樣的希望,他能說出來嗎?
都說望子成龍,哪有當父親的希望兒子不優秀的!
于是乎,整個大殿再次陷入寂靜。
也不知過了多久,李世民才長長的嘆了口氣,首次以皇帝與太子之外的口吻,輕聲道:“承乾,我知道你很聰明,也很有能力,但你應該以古代賢明的帝王為學習典范,不應該像我這樣。我做錯了很多事,你不要以為我成功了,就是對的。”
“有時候,成功與失敗,不能說明一切,你明白嗎?”
“我”
李承乾的心微微一顫,有些驚詫的看著李世民,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李世民用如此‘誠懇’的口吻跟他說話。
在以往,李世民對他這位長子,一直都是十分威嚴的。
沉默了片刻,李承乾撇了撇嘴,正色道:“我當然明白,但我也沒想跟父皇學習,我想走的路,跟父皇也不一樣。”
“而且,父皇能做到的,我不一定能做到,我能做到的,父皇同樣做不到,我們父子是兩種不同的性格因此,我希望父皇不要干涉我想做的事,同時,我也會盡量配合父皇想做的事,如此一來,咱們父子井水不犯河水,共治天下,定能讓大唐走向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