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現在的政治格局。
別看李世民給自己兒子,封了這個王,那個王,但這些封王的封地,大都在世家門閥手中。
也就是說,他兒子的封王,名不副實。
要知道,宗室的封王,如果不能從封地獲取收益,就得從宗室的內庫里撥款,補助他們。
現在這些封王,年紀還小,不需要太多的補助,可是,他們總有長大的一天。
一旦他們娶妻生子,這種補助將會成倍增長。
結果可以參考明朝的結果。
所以,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從封地獲取收益。
但剛才已經說了,封地在世家門閥的手中,你想要強行掠奪別人的家產,就得做好跟世家大族開戰的準備。
而以大唐目前的政治格局,能這樣做嗎?
很明顯不能。
因為前文說了,大唐的皇帝,不是明、清兩朝的皇帝,沒有高度的君權集中,是與世家大族共治天下的社會形態。
所以,李世民想要兵不血刃的奪走世家大族的家產,只能從道義上下手。
因為李元吉的封地,本就應該由李元吉的兒子繼承,關隴楊氏曾經依附李元吉,自然不會反對李元吉的兒子。
只要占據了這個道義,再收回封地,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次,在李承乾看來,李世民這樣做,也有報復三弟李元吉的意思。
因為李元吉在被殺之前,處處算計李世民,如果李世民不先發制人,除掉李元吉,李世民很有可能會被李元吉算計而死。
所以,李世民報復李元吉,也是很正常的事。
畢竟李世民不是什么高德大賢,他的報復心,一直都很強。
把別人殺了,再占了別人老婆,然后和別人老婆生了個兒子,還把這個兒子過繼給他,還要美其名曰的說,免得斷了人家的香火。
這種手段,豈是陰狠毒辣等文字能表述得清的?
也難為了李元吉,沒有從地下爬起來跟李世民再干一架!
這尼瑪的!
真是一位好哥哥!
但是,還有一點李承乾沒有搞明白,那就是,為什么李世民將李泰,李恪也召來了。
難不成,李世民也想將李泰,李恪過繼給大哥李建成?
這不太可能吧,歷史上沒這回事啊?
就在李承乾疑惑不解的時候,裴寂突然開口了:“陛下,臣覺得此事不妥!”
“是啊陛下!海陵王是反賊,您兒子怎么能過繼給他呢?!”
“陛下,臣也覺得此事不妥!海陵王的封地,是太上皇讓楊氏代管的,沒有什么名不正,言不順之說!”
“陛下,臣等附議!”
隨著裴寂的話音落下,幾名武德老臣紛紛附和。
李世民眉頭微皺,正欲開口。
就在這時,左仆射蕭瑀站了出來,持笏道:“陛下是打算行分封制嗎?”
嘩!
全場嘩然!
眾臣聽到蕭瑀的話,紛紛驚醒過來,不由滿臉詫異的看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