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世民跟上次一樣,只是口頭上答應了他,只要他祈雨成功,就給他加冕。
但這次跟上次明顯不同。
上次是李承乾跟李淵在暗地里算計李世民,而這次是李承乾直接面對他,跟他攤牌,讓他別無選擇。
相當于是,一個陰謀,一個陽謀。
陰謀讓人憤怒,難堪,陽謀讓人權衡利弊。
只要李世民還有一絲帝王理智,他就不可能出爾反爾。
因為他知道出爾反爾的后果。
至于李承乾為何不一槍殺了李世民,一了百了。
李承乾也曾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如果他殺了李世民,會怎樣。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徹底落實了玄武門繼承法。
其次則是,將自己的優勢全部丟掉了,一把天胡開局的牌,給打得稀爛,最后什么好處都撈不到,為他人做了嫁衣。
可能有人會想,為什么會這樣呢?
簡單點就是,李世民對大唐,或者這個時代意味著什么。
要知道,李唐的大部分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他的實力就相當于鎮壓一個時代的大帝。
而被他鎮壓的世家門閥,就相當于各大族的天驕。
大帝若死了,天驕們可就要狂歡了,什么成帝之路,也會隨之出現。
那么,又有人可能會想,李世民死了,李治為何能順利即位?這就要看李世民在‘貞觀之治’的各種騷操作了。
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兵將分離制度。
什么是兵將分離制度?
以前是世家門閥各自的將領帶著各自的府兵,而實行兵將分離制度之后,將領是將領,兵是兵。
李家的兵在河北訓練,張家的將領要打南陵,那李家的兵就得調到南方,由張家的將領統帥。
而李家的將領,則統帥王家的兵協助張家的將領作戰。
如此一來,世家門閥的兵權就被奪走了。
沒了兵權,也就沒有造反的實力。
至于后來的安史之亂,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先說說現在的情況。
李家帶著李家的兵,張家帶著張家的兵,王家若當統帥,將指揮李家和張家的兵,但他們的將領依舊是李家和張家的將領。
而兵權也在世家門閥的手中。
沒了李世民,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而有李世民,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是有句話這樣說的嗎?
你手里有武器,我手里沒有武器,那咱們就講法律,講規矩,講道理。
你手里有武器,我手里也有武器,那咱們就講天命。
所謂的法律,規矩,道理,只不過是弱者的枷鎖,強者的工具而已。
畢竟這個時代是皇帝,宗室,士族,勛貴,豪強共生共治,誰也不服誰的社會形態。
李唐也不過才區區十幾年,還沒有那么強的國家凝聚力。
不是人人都需要效忠李唐,才能算正統。
所以,與其殺了李世民,鬧得天下大亂,還不如留著李世民,穩定現在的格局,借雞生蛋。
更何況,人總歸會老的。
李承乾也害怕他的子孫有一天會跟自己一樣,為了皇帝權位,對自己痛下殺手。
正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雖然他有系統,理論壽命很長,但優勢在他的情況下,著實沒必要走這一步臭棋。
畢竟他又不是那個瘸子,沒有瀕臨孤注一擲的絕境。
想到這里,李承乾的嘴角微微上揚,暗道剛才那一槍真帥,估計將李二陛下他們都嚇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