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你之前就問過兒臣了,兒臣不是說了嗎,像您!”李泰笑著說道。
長孫皇后恍然抬頭,然后也跟著笑道:“是啊,母親已經問過你了,瞧母親這記性,越來越差了。”
“沒事的母親,您看皇兄雖然一直是太子,這加冕之后,與加冕之前,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哦?是嗎?”
李承乾眉毛一挑,道:“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這”
李泰遲疑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長孫皇后,訕笑著道:“要說不一樣的地方,我們這些弟弟,倒沒覺得有什么不一樣的,反倒是太子你覺得自己不一樣了吧?”
說完,又笑著看向長孫皇后:“您覺得呢,母親?”
“呵呵.都挺好的”
長孫皇后尷尬的笑了笑,然后轉移話題道;“我覺得,稚奴看著不太一樣了”
“小孩子是這樣的,幾天不見就不一樣了”
“是啊,等你們長大了,母親也老了!”
“哪有,母親一點也不老,母親看起來依舊年輕漂亮!”
小胖子的馬屁拍得很溜,但李承乾聽在耳中,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于是直接朝長孫皇后告辭道:“母親早點休息,兒臣改日再來看您!”
“嗯,承乾回去也要好好休息,有什么事,多與你父皇商議,你們是父子,要互相信任,知道嗎?”
“知道了母親!”
說完,李承乾便起身離開了麗正殿。
而目送他離開的李泰,則微微瞇起了眼睛,無聲自語道:“老師說了,他們世家大族會全力支持我,咱們走著瞧!”
另一邊,甘露殿。
李世民剛剛接到一個壞消息。
朝廷發往河北道的糧食,被人換成了摻雜麥麩糠殼,草屑,甚至石頭和沙子的糧食。
河北道災民怨聲載道,又發生了幾起反叛,讓剛剛才安定的河北道,再掀波瀾。
而李世民得到這個消息,也是怒不可遏,下令魏征徹查此事。
但查案需要時間,解決災民的問題,卻是當務之急。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連夜將房玄齡,長孫無忌召到了宮中。
“無忌,玄齡,你們說說,為什么河南道,關中的災情,那么快就解決了,河北道的災情,會出現這種情況?難道朕的人就這么廢物嗎?”
李世民滿是憤愾的抱怨道:“前段時間出了貪錢案,現在又出了挪用賑災糧食的案件!朕的大唐這是怎么了?!”
“這”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對視一眼,面面相覷。
卻聽長孫無忌若有所思的道:“回陛下,臣倒覺得,此案并不是什么大案,甚至,臣覺得將糧食變成牲口吃的麩糠,并不算什么壞事.”
“什么?你說什么?”
李世民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長孫無忌。
只見長孫無忌又笑著道:“不瞞陛下,臣當初在朔方的時候,也遭遇過糧草短缺的情況,當時太子就建議臣,往糧食里摻麩糠,而且收效還不錯!”
“為什么?”房玄齡也有些不解的看著長孫無忌。
卻聽長孫無忌繼續道:“你們想想,這一份口糧,可以換三份麩糠,這等于將救活一個人的糧食,換成了救活三人的糧食!”
“對于那些真正快要餓死的災民來說,有口吃的就不錯了,能夠活著,便是老天爺最大的恩賜,別說麩糠,就是樹皮,草根,泥土都可以吃,能吃上麩糠,已經非常難得了!”
“所以,臣覺得這件事,問題不在將糧食調換,而在于那些叛亂,是否遭有心人利用?”
“這”
聽到長孫無忌的這番話,李世民的火氣,頓時消去了大半。
整個殿內都變得鴉雀無聲。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與房玄齡一個表情,還以為他們不信,又自顧自的道:“陛下若不信,可以將太子召來,他的想法,絕對跟臣一樣,因為賑災不比其他,只要親自去過災區的,都知道這個情況,不管朝廷發放多少糧食,永遠都不夠!”
“當初太子與太上皇去南陽,就是看到了真實的災區,才建議南陽刺史,改變原來的賑災方式,這才控制住了災區!”
“同理,河南道的馬周,關中的孫伏珈,都采用了新的賑災方式,才有效控制了災情!”
聽到這話,李世民二人依舊沒有說話。
特別是李世民,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臉,感覺自己的臉發臊得慌。
慚愧!
別說,他以前還真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問題,也沒有親自到民間查看過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