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宮里的貴人,以及達官顯貴,都習慣了回家坐椅子的感覺,包括李世民也不例外。
雖然他心里很是不爽李承乾的所作所為,但李承乾創造的東西,他卻一點也不排斥,甚至用得還比較舒心。
而長孫皇后見他如此生氣,既無奈又無語,只好順著他的脾氣埋怨李承乾道:“承乾也真是的,現在越來越不像話了,陛下您不要生氣了,臣妾等會兒讓他過來,好好教育他!”
“無法無天!他就是無法無天!”
李世民狠狠的一拍桌案,怒氣沖沖的道:“你看看他最近又干了什么,當真以為朕狠不下心來嗎?居然跟父親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計朕,還當著孝恭和道宗的面,說什么大唐將有兩個話事人,他想干什么?難道想奪朕的權力嗎?!”
此話一出,長孫皇后嚇了一跳,連忙道:“陛下,這不可能的,您莫要胡思亂想,承乾他還是個孩子,他才十一歲,怎么可能有這種想法,興許是說岔話了!”
“說岔話?”
李世民氣笑了:“觀音婢,你怎么還在自欺欺人?他做了那么多事情,哪一件是一個孩子做出來的?利用長孫安業他們的反叛,建立完美太子的形象,算計江陵豪門為他所用,平定朔方,分裂東突厥,祈雨收民心,再利用報紙,滅蝗打壓世家大族,你確定這是一個孩子做出來的?”
“如果一個孩子能做出這些事來,那朝堂上的袞袞諸公,豈不是酒囊飯袋?”
“現在他說大唐將有兩個話事人,你以為他是開玩笑的?”
李世民絮絮叨叨,長篇累牘的說了大概有一刻鐘的時間,最后長嘆一聲,陷入了沉默。
從內心來講,李世民對李承乾這個繼承人是非常滿意的,甚至可以說百分之百的滿意。
只是這逆子成長的速度太快了,快得讓他有些措不及防。
甚至讓他還沒有準備好,就已經開始威脅他的地位和權力了。
其實李世民不是不明白,自己發動玄武門之變,帶了一個壞頭。
李承乾如此折騰,也有不想重蹈前太子李建成覆轍的意思。
相信李淵跟在他身邊,也是這樣提醒李承乾的。
但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李世民想要讓李承乾相信自己,絕不會讓他重蹈覆轍都做不到。
因為李承乾根本不愿與他交心,他也不知道是為什么,就好像李承乾早就把他看透了一般。
這種感覺,真的讓他非常郁悶。
再加上李承乾這幾年的發展。
雖然他很少插手朝中事務,但無論是軍事,還是政事,其實都有他的影子。
另外,別看朝中經歷了一次大清洗,武德老臣基本被清空了。
但剛剛上任的這些秦王府,天策府大臣,年齡也不小了,相信再過幾年,他們就會被淘汰出朝堂。
而反觀李承乾的那幫臣子,蘇定方,薛仁貴,馬周,岑文本這些新生代臣子,正在逐漸崛起。
由不得李世民不發現,這些臣子一旦崛起,很快便會取代秦王府,天策府那幫大臣。
這讓他如何能放心?
再看看他現在的這幫臣子,長孫無忌不用多說,他跟李承乾干起來,頂多是兩不相幫。程咬金,尉遲恭這兩個大智若愚的家伙,也耐人尋味。
說不定最后跟長孫無忌一個尿性。
李靖歷來不參與皇權爭斗,應該也不會插手。
至于其他人,按照李世民的估計,軍方至少有一小半的人會按兵不動。
而文官集團,李承乾雖然一力打壓世家大族,但也不是所有世家大族都在打壓,比如江南士族,一直都在暗中支持他。
如果自己與李承乾真的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江南士族肯定會成為支持李承乾的中流砥柱。
這是多么強大的一股力量,李世民暫時還無法估量,至少滿朝文武都罷工,李承乾是不用害怕的,但他李二卻需要忌憚。
而且李承乾現在才十一歲,如果等到他長大成人,到了十七八歲的年紀,又能積攢怎樣的力量?李世民依舊無法估量。
這對極度看重權力的李世民來說,是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力的。
可現在的問題來了,李承乾已經跟他明牌了,即使他有心利用李承乾的弟弟來制衡李承乾,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所以,面對自己兒子的步步緊逼,他是真的愁啊!
愁得白頭發都多了幾根。
沉默中,李世民在長孫皇后的寢宮一直待到太陽下山,就在長孫皇后準備讓人傳晚膳的時候,云端急匆匆的跑了進來,稟報道;“啟稟陛下,河間王將越王殿下抓起來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