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長孫無忌再次拉扯了一下他的衣袖,蹙眉問道;“這種小事,豈能勞煩你一個堂堂太子?”
“可舅舅不是說,來者是客嗎?萬一怠慢了客人,父皇怪罪下來怎么辦?”
“哼!”
長孫無忌不屑的冷哼一聲,然后環顧了一圈四周,再次壓低聲音道:“承乾,別怪舅舅之前跟你說的那番話,舅舅也很為難,你不了解陛下,舅舅可跟了陛下數十年.”
說著,頓了頓,又略顯猶豫的道:“你可知他們為何突然來長安嗎?”
“為何?”
“因為他們想向我大唐求親!”
“啊?”
李承乾面色一詫。
卻聽長孫無忌語氣深沉的道:“不瞞你說,西突厥去年就派人來跟陛下求親了,后來出了你那一檔子事,陛下直接就給否決了,這次東突厥被滅,西突厥又來了,而且聘禮超乎想象的豐厚,陛下依舊沒有答應。”
“至于倭國的使臣,想必你應該了解了一些,前幾天,大理寺查處了一起走私案,涉及倭國皇族,陛下十分生氣,他們也知道得罪我大唐后果的嚴重,所以立刻就派使臣來了。”
“呵!”
李承乾笑了:“小鬼子就這尿性,畏威而不懷德!”
“小鬼子?”
長孫無忌一愣:“什么小鬼子?”
“哦,沒什么,就是隨口為他們取的名字而已。”李承乾搪塞道。
他可不敢告訴長孫無忌,這個倭國在一千多年后會誕生一群令人憤恨的小鬼子。
然而,長孫無忌聽到李承乾為倭國人隨口取的名字,卻哭笑不得:“這個名字有意思,我一看到他們鬼頭鬼腦,矮若猴猻的樣子就好笑,嗯,叫小鬼子也不錯!”
說完這話,又看了李承乾一眼,見他還是一副等待下文的樣子,便繼續說道:“吐谷渾的使臣,為何會來長安,我暫時還不清楚,或許房玄齡應該知道。但據說他們在鬧蝗災的時候就來了長安,只是一直沒正式求見陛下!”
“另外,他們這次來的使臣是吐谷渾可汗的王子慕容順,以及他的王叔。”
“至于高句麗的使臣,他們此次來長安的目的,我同樣也不清楚,但他們同樣沒有正式求見陛下。”
看來果然不出自己所料,真正有問題的是高句麗和吐谷渾。
李承乾聽完長孫無忌的話,心頭大動。
但是,還沒等他結合歷史,回憶高句麗和吐谷渾在這個時期的動向,他們一行人就抵達了太廟。
此時此刻,李世民在無舌的攙扶下,拖著繁重的禮服,走上了祭臺,在太廟祭天祭祖,禮儀冗長而復雜。
幸虧李淵沒來,不然來了也會昏昏欲睡。
畢竟看人完成儀式,和自己完成儀式,那是兩種不同的感覺。
而李承乾也不想去深究是什么感覺,反正他現在的注意力,都在高句麗,吐谷渾這兩國的使臣身上。
好在他們還算老實,該行禮的時候都行禮,該附和的時候也附和,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
否則李承乾就要懷疑他們是來破壞的了。
但是,即便不是來搞破壞的,李承乾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因為他對這兩個國家的了解,實在知之甚少。
而就在李承乾苦苦思索的這段時間里,李世民那邊也完成了祭祖,然后又陸續地返回太極宮,招呼后宮嬪妃,皇子公主們一起參加重陽宴。
值得一提的是,小胖子也被李世民從宗正寺里放了出來。
不過,小胖子的臉色非常難看,即使他的老師王珪主動上前跟他賠不是,他也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
就連那些追隨他的世家大族的官員,他都是一副我不想說話的樣子,讓眾世家大族的官員主動跟他保持距離。
見此一幕,李承乾有些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呢喃道:“看來經歷了這件事,小胖子要成長了。不過,我可不會給你成長的時間.”
說完這話,又抬頭看了眼長孫皇后懷中的李治,感慨似的嘆道:“羽蓋飛天漢,鳳駕越層巒,俱嘆三秋阻,共敘一宵歡。我愚蠢的弟弟喲,這輩子怕是沒機會去尼姑庵宵歡了”
話音剛落,人群中就響起一道響亮的聲音:“大唐皇帝陛下,我們的國王,專門給皇帝陛下送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李世民剛剛坐上菊花臺,一名使臣就自告奮勇的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