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聞言,直接就愣在了原地。
雖然吐谷渾對大唐出兵,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吐蕃使者突然到訪,還說要求娶大唐公主,這就有點蹊蹺了。
難不成,吐蕃使者已經知道了重陽宴那晚的事?
想到這里,李世民的眉頭不由微微的皺起,而后緩了緩情緒,定了定心神,沉沉地問道:“兩位愛卿對此事如何看?”
“回稟陛下,以臣之見,此事當與太子商量”
“夠了!”
還沒等房玄齡的話說完,李世民就怒聲打斷了他;“難道我大唐離開了太子,就沒辦法了嗎?朕要你們有何用?!”
“陛下息怒,不是臣等依賴太子謀略,而是吐谷渾要求太子給他們一個交代,另外,吐蕃使者也說要見太子.”房玄齡連忙解釋道。
一旁的長孫無忌也隨聲附和道:“而且,臣懷疑吐谷渾與吐蕃,應該是有備而來,說不定他們已經勾結到一起了,以我大唐現在的能力,恐怕無法同時對付他們.請陛下以國事為重。”
“是啊陛下,此事還需謹慎應對,畢竟我大唐才剛剛穩定草原,若吐谷渾與吐蕃同時對我大唐開戰,我大唐說不定會面臨多線作戰的局面,于國家安定,極為不利啊!”
“這”
李世民聽到長孫無忌與房玄齡,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諫自己,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于是若有所思地道:“找太子商量,真能解決現在的危機嗎?”
“回陛下,太子既然能對二十九國提出那三個要求,說明他心中早就有了計劃,如果二十九國有一半同意與我大唐簽訂軍事同盟條約,那我大唐的局面,說不定會有新的轉折!”長孫無忌沉吟道。
李世民皺眉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房玄齡一眼,而后略微思忖,又回首看向長孫皇后:“觀音婢,你真有辦法勸承乾回來?”
“啊?”
跪在地上哭得跟個淚人似的長孫皇后,忽地聽到李世民的話,當即從地上爬起來,堅定地道:“臣妾愿親自去勸說承乾!”
“那好!你帶著朕的旨意去,如果那逆子還不回來,朕立刻就帶兵去找他!”
“陛下放心,臣妾一定將承乾帶回來!”
說完這話,長孫皇后便二話不說的朝無舌道:“無舌,準備馬車,本宮要出城!”
“諾!”
無舌應諾一聲,不多時就帶著長孫皇后離開了。
………
與此同時,長安郊外。
李承乾也接到了吐蕃使者來大唐求親的事,以及吐谷渾對大唐出兵的事,不由有些好笑的道:“該來的,終于還是來了啊!”
“聽太子的意思,似乎早就知道他們要來?”閻立本忍不住問道。
李承乾笑著看了他一眼,又看向稟報消息的蘇定方,道:“定方,錦衣衛的事,辦得怎么樣了?”
“這”
蘇定方聞言,下意識看了眼楊囡囡,道:“有楊顧問的幫助,江湖上的事基本已經了解了,只不過,人手上還是有些不足。另外,我想向太子推薦一個人,興許他可以幫我們了解朝堂間的事!”
“誰?”
“弘文館生員,裴行儉!”
“裴行儉?”
李承乾愣了一下,旋即有些好奇的道;“他一個小小弘文館生員,怎么幫我們了解朝堂之事?”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裴行儉此人,生性灑脫,且酷愛交友,在長安這幾年中,結識了不少達官顯貴,販夫走卒。據他所說,錦衣衛若想快速發展,不如從達官顯貴之子,城中乞丐,店鋪伙計中發展,這樣才能洞察整個天下!”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心說這個裴行儉倒是有幾分見識!
明朝的錦衣衛,就是從世襲軍戶中選拔,后來從民戶,匠戶中選拔,甚至連皇親國戚與功臣子弟,都被吸納進了錦衣衛,涵蓋明朝的方方面面。
這才有了震懾百官,且無孔不入的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