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蘇統領被右衛大將軍侯君集帶人抓了,還有咱們東宮的錦衣衛衙門,也被武侯給封了。說是錦衣衛聚眾擾亂長安秩序,導致長安今晚發生了多起命案,以及火災。”
李承乾剛回到太子府不久,孫伏珈就急匆匆地跑來向他稟報。
雖然李承乾在回來之前就預感到今晚會不太平,但聽到孫伏珈的稟報,還是稍微詫異了一下,于是皺眉道:“你剛才說長安發生了多起命案,這是怎么回事?”
“據臣大理寺同僚所言,一起命案是鴻臚寺的吐蕃小論,被人刺殺在了鴻臚寺驛館,一起是長壽坊的一間書肆老板,離奇吊死在了店中,還有一起是胡姬酒肆里面的一間古玩店老板,被殺死在了店內。此三起命案,前后不到兩個時辰,且最后一起命案,似乎與錦衣衛裴千戶有關。”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你說吐蕃小論被人刺殺在了鴻臚寺驛館?”
孫伏珈點頭道:“是的,據臣大理寺同僚所言,這名吐蕃小論是吐蕃贊普的王叔,在吐蕃地位頗高,身受吐蕃贊普敬重。為此,吐蕃大論祿東贊十分惱怒,要我大唐必須給個說法!”
李承乾冷冷一笑:“他算老幾,不過是死個人而已,我大唐憑什么給他說法?”
“這”
孫伏珈遲疑了一下,然后無奈道:“臣知道太子看不起番邦異國,但吐蕃是我大唐的邦國,他們的使臣死在了大唐,如果大唐不給出一個合理的說法,朝廷很難堵住悠悠眾口。”
“屆時,只要吐蕃人將此事宣揚出去,說我大唐連使臣都保護不了,我大唐在其他各國面前,怕是會顏面盡失。”
“另外還有一點,太子不是要跟其他各國簽訂軍事同盟條約嗎?作為宗主國,大唐也是有義務保護這些同盟國的.”
聽到這話,李承乾恍然點頭,暗道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不過,這個吐蕃小論早不死,晚不死,偏偏這時候死,怎么想都有些蹊蹺。
只見李承乾稍微沉吟,又接著道:“你剛才說胡姬酒肆里面的一座古玩店老板,被殺死在了店內,還與錦衣衛有關,這又是怎么一回事?”
“回太子殿下,據蘇統領傳回來的消息,他們是在捉拿守捉郎的火師,而那名古玩店老板,便是火師!”孫伏珈答道。
“哦?”
李承乾眼睛一瞇:“這么說,今晚的這些事,與守捉郎有關?”
“這個臣暫時不清楚,但蘇統領他們已經抓到了刺殺火師的兇手,現在正由裴千戶帶到秘密刑房審訊,相信用不了多久便會有結果。”
“嗯,裴行儉是個有能力的人,我也相信他。”
“那蘇統領他們.”
“既然蘇定方能傳出消息,就說明他現在應該沒事,侯君集看在我的面子上,應該不會太為難他。”
“只是.”
說到這里,頓了頓,李承乾又沉沉的道:“吐蕃小論之死,恐怕會引起不小的波瀾。明日大朝會,看我眼神行事!”
“諾!”
孫伏珈應諾一聲,正準備離開。
忽聽李承乾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我準備了一份禮物,明日讓來福送到楊妃那里去,就說我感謝他兒子李恪對我的招待。”
“這”
孫伏珈聽到這話,明顯的愣了一下,但看李承乾沒有再說下去的意思,又躬身應了一聲‘是’,便退了下去。
而目送他離開后的李承乾,則緩緩的坐到了椅子上,看著門外漆黑如墨的黑夜,富有節奏的輕扣起了椅子旁邊的桌案。
他本以為收拾了小胖子,就沒人再敢跟自己交鋒了,沒想到,這位被李世民稱為‘英果類我’的漢王,居然也跳了出來。
難道是自己的強勢崛起,連帶其他人的命運也改變了?
可是,這位漢王真的不明白自己的處境嗎?無論他再怎么折騰,他的血脈就已經注定了他不會成功。
無論是自己,還是小胖子,亦或是那個剛滿一歲的李治,都不是他能比的。
他憑什么跳出來蹦跶?
說實話,李承乾至今都無法理解他的所作所為。
還有今晚那個名叫‘如意’的莮娘,也是他有心為之嗎?
如果是這樣,李承乾便不難理解瘸子迷戀莮娘的根源了。
雖然瘸子迷戀莮娘不一定是李恪的緣故,但若周邊的人不斷向他灌輸這樣的思想,也很難讓他不被影響。
所以,李恪今晚的行為,不管是有心的還是無心的,都讓李承乾十分的不爽。
但是再不爽,李承乾都沒有當場發作出來,因為他還沒弄明白李恪的真實目的。
包括后來出現的祿東贊,他覺得或許也跟李恪有關
等等!
祿東贊若跟李恪勾結在了一起,那吐蕃小論之死,會不會是一場陰謀呢?
想到這里,李承乾扣動桌案的手,突然一滯,而后皺起了眉頭,喃喃自語道:“宴會,莮娘,王羲之書帖,火災,杜尚書的病情,長安城里的命案,錦衣衛被困,守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