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們不知道動腦子嗎!?”
李承乾有些生氣的怒斥二人。
只見二人滿臉尷尬的對視一眼,然后又聽孫伏珈道:“臣倒是有個主意,要不偷偷告訴那些死囚,只要他們如約返回長安,朝廷就答應赦免他們的死罪,如果他們敢違背承諾,耍小心思,秋后回來直接殺掉!”
“嗯,這倒是個好主意”李承乾緩和了一點情緒的點頭道。
卻聽劉仁軌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可是,就算如此,長安到他們家鄉,路途遙遠,這一年中,萬一生病,或者遇險,誰都無法預料,這可怎么辦?”
“不是,你是專門來挑刺兒的嗎?”
“可是太子殿下,臣也要為所有的狀況考慮啊!而且,還有一種情況,萬一他們中途反悔了,又不相信朝廷會赦免他們,想要逃跑呢?這也是個大問題啊!”
“呃”
李承乾聞言,不禁再次抬手扶額。
孫伏珈也開始眉頭緊縮。
半晌,才聽李承乾若有所思地道:
“我看,要不這樣,我先把孫大人搞到大理寺卿這個位置上,不管他們回不回來,咱們都準備三百九十名死囚的名單,反正大理寺的卷宗多的是,少誰咱們補誰,做戲做全套!”
“啊?”
孫伏珈聽到李承乾的這個辦法,差點當場裂開,心說不是吧,莫名其妙我又要升官了?可我才官復原職沒多久啊!
但這樣做,不是欺君之罪嗎?太子殿下您別搞我啊!
這恐怕是他最不愿升官的時刻了!
但劉仁軌卻非常贊同李承乾這個辦法。
只見他眼睛一亮,連忙接口道:“太子殿下,臣覺得,除了長安這邊做戲做全套,那些囚犯的家鄉,也要讓當地官府做全套,比如時不時的派人去慰問他們,其實是監視他們。另外,還得限制他們的自由,必須熬到一年之后的秋決!”
“最后,在返回長安的時候,一定要讓陛下,以及大臣,百姓去城外迎接他們。如此一來,一段信守承諾的盛世景象,必將載入史冊!”
“而這!”
說到這里,意味深長的看了眼孫伏珈,又看向李承乾,笑著拱手道:“全賴太子殿下您的英明決策!”
“好好好!還是咱們劉院長腦子好使!”
李承乾聞言仰頭大笑,當即決斷道:“好!就這么定了,一年之后,孤要給他們唱一出大戲!”
“嗯,最好再找一個會演戲的‘托’,拖到最后時刻進城,讓他們欲罷不能!”
……
另一邊,朱雀大街。
燕王李祐正在被他舅舅陰弘智追著跑。
“舅舅!你能不能別煩我了?”
李祐最近非常郁悶。
因為小胖子請求就封的事,被李世民拒絕了,但也同時堅定了李世民讓諸王去封地就封的決心。
特別是迎回傳國玉璽之后,李世民的信心那是空前的高漲。
他甚至覺得,天命所歸的自己,絕對能像孔子,周王那樣推行‘王道治國’的理念。
將大唐國運延續八百載。
雖然他上次提議的分封制,依舊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但他并沒有死心,而是改變了一條思路。
那就是先分封自己兒子,等時機成熟,再分封信任的大臣。
而正因為他有這樣的思路,讓李祐越來越擔心自己會被李世民趕出長安。
可是,也不是誰都跟李祐一樣,希望留在長安。
比如他的舅舅陰弘智。
最近這段時間,陰弘智一有時間就跑來勸李祐去封地就封,搞得李祐不得不躲著他走。
卻聽陰弘智笑呵呵地道:“殿下,你慢點跑,聽舅舅說兩句,就說兩句,舅舅就不再煩你了!”
“我不聽,我不聽,舅舅你快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