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騷操作,一直都是大唐君臣的噩夢。
不光李世民被他逼得有苦難言,就連李世民的臣子,也給他搞得幾次差點崩潰。
如今,好不容易熬到重陽宴的風波過去,又碰上了軍隊改革。
而且軍隊改革還是李世民提出來的。
但你提就提吧,你干嘛要交給太子去搞呢?
真是記吃不記打啊!
說實話,李世民的臣子,特別是那些將軍,對李世民也有點無語了。
即使他們曾并肩作戰,即使他們曾一起發動玄武門之變,但軍隊改革,確實動了他們的利益底線。
所以,當李承乾說出那句,要想獲得先進裝備,必須先同意軍隊改革的時候,他們的臉色瞬間就冷了下去。
沒有一個再有聽說能擁有‘千里傳音’這種裝備的興奮。
就連李靖夫婦,都陷入了沉默。
而眼見氣氛越來越尷尬,李世民則有些好笑地打趣李承乾道:“太子的想法,倒是挺獨特的,但改革軍隊的事,還需從長計議!”
雖然他這話,表面上是在替李承乾解圍,但實際上是將李承乾推到了眾將的對立面。
這就好比李承乾當初給他講的那個陽謀。
皇帝想殺一個忠臣的時候,往往不會親自動手,而會縱容一個奸臣去對付忠臣,等奸臣把忠臣搞死了,他才會出手殺掉奸臣,平息民憤,獲得名聲。
同樣的道理,他確實想改革軍隊,但他不會直接動軍隊,而是讓李承乾去動。
這樣的話,即使李承乾因為改革軍隊的事得罪了那些將軍,也跟他沒關系。
大不了處理李承乾就行。
畢竟站在皇帝的角度,消弱太子的權力,本來就是常規操作。
歷朝歷代就沒有哪個太子敢在皇帝面前強勢的,除非他想篡位。
很明顯,李二不覺得李承乾敢篡位。
因為李承乾的條件跟他當初大不一樣。
一個是大唐的天下,本來就是他打下來的,二個是當時的環境需要他來維持穩定。
說白了就是,頡利二十萬大軍南下渭水,為什么不敢動?
就是因為有他李二在。
哪怕真的與頡利魚死網破,他李二也不怕。
但他李二不怕,大唐的百姓怕啊!
所以,即使他李二篡位了,依舊能坐穩皇位。
但李承乾篡位,能坐穩嗎?
在李世民想來,大概率是坐不穩的。
因為李承乾還沒有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能力。
哪怕他在朔方的表現確實優秀,哪怕他在朝堂上的表現確實鐵血,依舊還是條件不足。
這就是眾將不理解李世民為什么要讓李承乾改革軍隊的原因。
因為他們不知道,李世民早就看透了李承乾的軟內。
卻聽李承乾平靜道:“改革現在的軍隊,確實需要從長計議,但大唐需要什么樣的軍隊,或者說,我對大唐未來的軍隊建設,有什么要求,我想跟父皇,還有諸位大臣,諸位將軍,好好聊聊”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