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祥瑞已經呈現,說明朕擁有六項成就.”
李世民冷笑道:“那為何還不能封禪?”
魏征從容淡定地答道:“陛下雖擁有六項成就,但我朝承隋朝大亂之后,戶口凋零,倉廩空虛,陛下一旦車駕東巡,必然千乘萬騎,每到一處,地方州縣肯定要妥善安頓。”
“那么,如此一來,豈不是徒增地方州縣負擔,讓好不容易安居樂業的百姓,再次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敢問陛下,您愿意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嗎?”
“朕”
李世民心頭一凜,不知該如何回答。
眾臣則互相對視,滿臉尷尬。
卻聽魏征又義正言辭地道:“再說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必定要隆重之極,否則無法展示天子氣象!”
“如此一來,剛剛才返回國家的番邦使臣,是不是要重新來我大唐共襄盛舉?”
“好!假設各國番邦使臣都不辭辛勞的來了,那么,陛下可知,從長安到泰山的道路,有多蕭條?有的地方甚至連人煙都沒有,可謂千里蠻荒!”
“更可笑的是,我華夏一直在阻止蠻夷進入華夏腹地,陛下一次封禪,就將蠻夷全部引進來了,是打算讓他們看我大唐的千里蠻荒,以示敵虛嗎?”
我擦!
牛逼牛逼!
罵得好啊!
李承乾聽到魏征這番話,差點給他豎起一個大拇指。
而李世民與眾臣則直接被魏征罵懵逼了,腦瓜子都嗡嗡的響。
不得不說,魏征罵人是真的很有水平!
他不是那種無腦的噴子!
每一句都罵在李二與眾臣的心口上,可謂字字誅心!
然而,他的話還沒有說完。
卻聽他又冷冷地道:“再者說,即使封禪大典會賞賜天下,以示恩典,但未必能滿足那些蠻夷舟車勞頓而來的愿望,縱然陛下減免幾年百姓的賦稅,也未必能彌補他們的損失。”
“故而,臣敢問陛下與諸位同僚,為了博得一個封禪的虛名,卻遭受實實在在的損害,值得嗎?”
“這對我大唐來說,對陛下來說,對滿朝文武來說,又有什么好處?”
“這”
李世民與眾臣聽完這番話,再也找不出封禪的理由了。
而這時,一道十分清脆的巴掌聲,驟然響徹大殿:“好!太子少師說得好!得一虛名而損天下利,確實不可取!”
轟!
全場轟動!
眾臣似乎都沒想到,李承乾居然也會贊成不封禪。
要知道,以李承乾之前表現出的性格,以及他對秦始皇,漢武帝的推崇,很有可能是下一個封禪的皇帝。
但他居然也不贊成封禪。
著實令人意外。
而就在眾臣對李承乾的表態感到意外的時候,被李世民譽為‘魏征第二’的劉洎,也在這時站了出來,持笏道:“陛下!臣也贊同太子少師之諫,臣以為,治天下當做事簡儉,少收賦稅,還要以身作則。”
“雖說我大唐現在的國力,確實比隋朝末年那會兒好了許多,但人口凋零,依舊是事實。所以,臣覺得,與其討論封禪,不如討論民生。”
“如今,各州還存在用骷髏筑成的高臺,就算我大唐不懼任何蠻夷,讓他們看到這些骷髏筑臺,恐怕也不太好吧?”
“這個.”
李世民遲疑了一下,知道這是劉洎在給自己找臺階下,于是順勢說道:“劉愛卿此言有理,傳朕旨意,不管時代遠近,一律將這些骷髏筑臺鏟平,將散落的枯骨,重新埋葬,成為墳墓,不可暴露于外!”
說完這話,深吸一口氣,平穩了下情緒,又看了眼李承乾,面無表情地朝魏征道:“適才魏卿之言,發人深省,實乃大善!傳朕旨意,賜五百匹綢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