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學院的火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以至于掩蓋了科舉放榜的熱鬧,使得街頭巷尾都在討論。
但當雙狀元都報名軍事學院的消息傳到宮中的時候,李世民還是沒忍住,直接破防了。
要知道,這可是傳統科舉最大規模的一次考試。
以后的考科,會逐步由新學代替。
即使新學對大唐未來有很多好處,但新學的知識,連他這個皇帝都懂得不多,以后還怎么用人?
如果一個皇帝連他臣子都不會用,那這個皇帝估計也當到頭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陣憤怒的咆哮之后,李世民漸漸平穩了情緒,然后一臉陰沉朝云端詢問。
卻聽云端小心翼翼地道:“回陛下,據臣所知,是尉遲寶林,程處默,秦懷玉他們帶頭進入軍事學院后,其他武科考試的士子才相繼進去的!”
“朕問的是魏元忠,他怎么會去軍事學院?!”
“這個……”
“有什么就說什么,吞吞吐吐做甚?!”
“是,陛下,據臣所知,早在科舉之前,錦衣衛就開始為太子搜尋人才了,而魏元忠,恰好就是錦衣衛搜羅的人才之一!”
云端說完這話,趕緊將頭埋了下去,因為他知道,接下來又是一陣憤怒的咆哮。
果然!
當李世民聽完他的這番話后,原本陰沉的臉,瞬間漲紅,然后破口大罵道:“廢物!你們都是廢物嗎?!朕的百騎司什么時候這么廢物了?!還有朕的弘文館,都是干什么吃的?!這種人才都拱手送人!”
“陛下,不是我們不如錦衣衛,而是……”
“你還敢袒護他們?你好大的膽子!”
沒等云端把話說完,李世民就怒不可遏的打斷了他。
要知道,他當初建立弘文館,甚至設十八弘文館學士,都是為了收攬天下人才的。
雖然在他當皇帝之前,天下人才大多都被收進了弘文館。
但他當皇帝后,人才就明顯不夠用了。
這便是他三番五次讓當時擔任右仆射的封德彝推薦人才的原因。
可是,封德彝居然告訴他,天下沒有人才,這把他氣得差點破防。
好在后來的兩次科舉,出了一些能用的人才,否則,他早就破防了。
然而,即使如此,從貞觀元年到貞觀四年,朝廷依舊缺乏人才。
特別是李承乾在重陽宴殺了一波大的后,人才就更不夠用了。
即使李承乾從江陵調了一批新學人才,李世民也用得不是很順手。
因為這些特殊人才上的奏折,有時候他看都看不懂,根本不敢大用。
所以,他將希望都寄托在這次史無前例的大科舉中。
希望這次大科舉能多出人才,而且全部效力他。
結果,最好的文武全才,居然被李承乾早早截胡了,這怎么能讓他不生氣?!
“陛下息怒,除了參加武科的士子,文科的士子并沒有去軍事學院,您放心,出了魏元忠,這次的榜眼,探花,也是不錯的人才,甚至前二十的進士,都不弱于前三甲多少,特別是那個裴遷,據說是上屆榜眼!”
云端等李世民火氣消了一些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勸慰道。
但是,他勸慰還好,一勸慰李世民火氣又蹭蹭的竄了起來。
卻聽李世民怒極反笑地道:“好好好!一個從榜眼考到第十名的廢物,你也說他是人才?那他若是人才,魏元忠是什么?啊?朕問你,是什么?!”
“陛下……”
“夠了!朕不聽你廢話!從現在開始,朕要百騎司給朕每年推薦十個人才,不說比魏元忠強,但也不能比他差多少!要文武全才!”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