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世民為什么會在歷史上那么對瘸子?因為他發現瘸子的能力可能不如李泰,就有了改立太子之心。
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就是,雖然歷史上對李泰的描述很少,但李泰這個人是真的有能力的,更為重要的是,他所表現出來的能力,確實要比瘸子強上那么一截。
而對于李世民來說,只要日后繼承皇位的是他和長孫皇后生的兒子,就不算對不起長孫皇后。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最了解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才會在彌留之際,苦苦哀求李世民,廢太子要慎重。
而原本李世民改立太子的這個想法,還不算堅定,畢竟他是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的,下一任皇帝,肯定要長幼有序,嫡長子傳承。
可李承乾這個家伙,居然在貞觀十七年蓄意謀反。
這可就直接堅定了李世民廢太子的決心。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歷史上沒有一個瘸子皇帝。
他堂堂天可汗的繼承人,怎么可能是一個瘸子皇帝?
這不是讓天下人,乃至后世人,看他李世民和大唐帝國的笑話嗎?
也正因為如此,從貞觀十三年開始,他就在明里暗里的扶持李泰,讓他一步一步的逼壓瘸子,甚至希望瘸子能主動退讓太子之位,那么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還是出于兄弟之情,李泰也會善待瘸子。
不得不說,李世民想得太美了。
不僅結果沒朝著他期望的方向發展,還把兩個兒子都干廢了。
真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人家漢文帝的白蓮花精髓,他是一點沒學到,只學到了一點皮毛,成了愛哭的受氣包。
“你笑什么!?”
李世民臉色一沉,不由雙拳緊握。
卻見李承乾收斂笑聲,一臉戲謔地看著他,幽幽道:“父皇是不是覺得,兒臣無情無義,是個不孝子?甚至兒臣這五年的變化,都與你無關?”
“聽你這么說,你能變成今天這樣,是朕的錯了?”
李世民冷笑道:“是朕不該給你天潢貴胄的身份,是朕不該立你為太子,是朕不該讓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嗎?”
“如果是”
說到這里,他眼睛一瞇:“你可以不要!”
“陛下——!”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等人聞言,臉色大變,不由齊齊上前,想要勸阻李世民。
但李世民對他們卻置若罔聞,又自顧自地道:“你說的不錯,朕應該對朕的兒子一視同仁,你不要,有的是人要!”
“陛下啊!!”
李世民的話音剛剛落點,周圍的文武大臣再次齊刷刷地跪拜在了地上。
而周遭的百姓,學子,就沒有一個敢起來的。
因為今天發生的這些事,對他們來說,簡直太勁爆了。
他們現在都在害怕,自己在事后會不會被殺人滅口。
卻聽李承乾不以為然地道:“父皇誤會了,兒臣說的可不是身份和地位,是現實!”
“什么現實?”李世民皺眉追問道。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然后朝身旁的裴行儉抬手示意了一下。
很快,裴行儉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當即指揮周圍的錦衣衛,將在場的百姓,學子,以及科學院眾研究員,越文館眾學士,全部驅離了現場。
而那些被驅離的人,沒有一個覺得遺憾的,因為他們非常明白,接下來的話,他們聽之則死。
至于李世民身旁的文武大臣,他們倒不怕被殺人滅口,就怕父子倆鬧得一發不可收拾。
要知道,現在的李承乾,可不是五年前的李承乾,那可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國之儲君。
萬一父子倆一言不合,就要大開殺戒,那大唐恐怕會重蹈前隋的覆轍,二世而亡。
只見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對視一眼,后者立刻會意,然后又不動聲色的看向程咬金,尉遲恭等人。
雖然這兩個老匹夫經常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副不靠譜的模樣,但房玄齡比誰都知道,這兩個老匹夫怕是大唐最靠譜的人。
特別是尉遲恭,那可是一人提著李建成,李元吉的頭去見李淵的狠人。
只見他與程咬金對視一眼,便不動聲色地躲在程咬金身后,然后一個蛇形走位,就溜出了文武大臣行列,朝著外圍跑去。
可是,正當他想要越過錦衣衛,朝兵營跑去的時候,幾名錦衣衛嘩啦一下就將他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