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那大人”
“你只管照我的吩咐去做!事成之后,我會答應你們的所有條件!”
還沒等武兵把話說完,屏風后面那人就出言打斷了他。
緊接著,屏風后面那人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朝著屏風后面那道門走去。
而就在他打開那道門,準備離去的時候,他又停下了腳步,丟下一句:“怎么做,都在椅子上面的信里,你看完后就燒掉吧!”
說完這話,只聽‘嘭’的一聲,門就被隨手關上了。
等房間里只剩下武兵一個人的時候,武兵才從地上緩緩爬起來,皺眉凝望了一眼屏風后面的椅子,只見那椅子上面確實有一封信,于是直接就走到了屏風后面,拿起那封信,拆開查看。
這不看還好,一看差點被上面的計劃驚訝得下巴掉下來。
不得不說,這樣膽大且瘋狂的計劃,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真不愧是陰家啊!果然夠陰!”
武兵呢喃著說了一句,然后徑自就走到蠟燭前,點燃了這封信。
待看到這封信被燒成灰燼后,他才緩緩朝門外走去。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長安仿佛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百姓們甚至都鮮少談起那日太子與皇帝,還有魏王的爭執。
而朝廷,也在按部就班的運行。
特別是臨時內閣的啟用,讓本就為準備出征高句麗而分身乏術的李世民,一下子解脫出來,使得他不亦樂乎。
至于李承乾,同樣在為出征漠北做準備。
直到時間來到貞觀四年八月,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承乾,都準備好了出征的所有事宜。
于是,在八月的中旬,君臨天下五年的李世民,第一次穿上了戎裝。
而跟他同樣穿上戎裝的,還有李承乾。
作為當今皇帝和當今太子,父子倆同時出征,可謂開古今之先河。
但即使這樣,也沒有任何人會覺得,皇帝和太子不在都城,國家會產生混亂。
因為此時的唐人,早就在李承乾那聲‘君王死社稷,太子守國門’中升華了。
他們對大唐這個王朝,有著無比的熱愛與認同感。
他們都是華夏民族,他們都是有國之尊嚴的漢人。
噠噠噠,馬蹄聲落在街道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嚓嚓嚓,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腳步鏗鏘如同戰鼓。
李承乾胯下一批純白色,沒有任何雜毛,且溫馴的戰馬,緩緩走出太子府。
他身后,無數錦衣衛浩浩蕩蕩的排成長龍。
而在他的身前,他出太子府的那一刻,又有無數鐵浮屠,黑甲衛在前面替他開路。
街道兩旁,那些百姓,攤販,以及行走的各國商人,全都停下腳步,駐足觀看,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這是一個等級森嚴的時代,哪怕大唐的風氣已經很開化了,但這種時候,沒有一個人敢造次。
“咱們承乾,越來越有王者之氣了!”
站在皇城上的長孫皇后,看著騎在白馬上的少年,一臉欣慰地笑道。
一旁的李世民則不滿地皺了皺眉,冷哼道:“這逆子比朕還會擺譜!”
說完,便對身邊的云端道:“傳令,擊鼓,聚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