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遲疑了一下,想想也有道理,于是轉身回到書案,道:“這樣吧,朕給他回一封信,讓他在揚州好好養傷,等傷好了,朕班師回朝的時候,親自去揚州看他!”
“陛下,天子下江南乃國之大事,豈能隨意決定?”
“你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頓時有些不悅地道:“我兒誠心誠意為朕祈福,還摔傷了,朕去看看他,難道也不行嗎?”
“不是的陛下,天子下江南,地方必定興師動眾,國家剛剛經歷了大戰,百姓需要休整,您這樣.”
“朕這樣怎么了?!”
還沒等長孫無忌把話說完,李世民就已經很不爽地打斷了他。
但長孫無忌并沒有認慫,因為他絕不會讓李泰的小心機得逞。
卻聽他又正色道:“陛下這樣,與當年隋煬帝下江南無異!”
“嘭——!”
李世民聽到這話,瞬間拍案而起,然后怒視長孫無忌:“輔機!你竟敢拿朕與隋煬帝相比!?”
“若陛下一意孤行,臣.”
“夠了!朕現在不想聽你說任何話!你給朕滾出去!”
相處二十多年,這是李世民第一次對長孫無忌發這么大的火,甚至連‘滾’字都用上了。
長孫無忌心里一寒,卻也什么都沒有再說了,直接就躬身告退了。
而目送長孫無忌離開的李世民,則有些后悔的張了張嘴,旋即無奈地嘆了口氣,頹然坐下。
至于回信的想法,也煙消云散了。
與此同時,鴨綠江一岸。
唐軍與高句麗的援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或許是因為李承乾從隴右帶來的士氣鼓舞,李道宗率領的四千先鋒軍,在面對四萬高句麗援軍的時候,竟然與對方殺得難分難解,毫不落入下風。
而高句麗方面,在面對唐軍不要命的殺伐的時候,也是連忙選擇避其鋒芒。
就這樣,四千唐朝先鋒軍,硬生生的將四萬高句麗軍阻擋在了鴨綠江一岸,使得他們無法及時支援遼東城。
“哈哈哈!”
李道宗開心的朗聲大笑,不由環顧眾將道:“咱們李唐宗室就沒有一個孬種!正所謂,將熊熊一窩,兵熊熊一個,以后本王打先鋒,你們都不要怕,跟著本王一起沖,都明白了嗎?”
“明白!”
眾將異口同聲,信心大增。
但是,一般情況下,有勇士就必定有懦夫。
此時此刻,一名叫張君乂的將領,一臉擔憂的站了出來,拱手道:“稟江夏王,就算我們此前戰勝了這支高句麗援軍,但這支高句麗援軍并未退走,他們一定會再次發起沖鋒,以我們這幾千人,就算打消耗戰,也消耗不過他們四萬人!”
“故而,依末將之見,不如向陛下求援,等待陛下援軍,我們再”
“再個屁!”
還沒等張君乂把話說完,李道宗就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道:“你忘了我們是來干嘛的嗎?我們是來為陛下探清虛實的!現在敵人還沒有露出底細,我們怎么能貿然向陛下求援?”
“萬一正中了敵人的奸計,讓陛下身陷囹圄,吾等萬死難辭其咎!”
此話一出,眾將立刻便反應了過來,紛紛附和。
“沒錯!現在才打了一場仗,我們還贏了,怎么贏了還求援!”
“是啊!這事要是傳到太子那邊,指不定會怎么笑話我們呢!”
“我可聽說,太子給甘州那邊浴血奮戰的兄弟,一人一千貫賞錢,這還不算朝廷的賞賜!”
“啊!真的嗎?太子殿下這么豪爽嗎?!”
漸漸地,話題風向開始變了。
“什么時候陛下也這么豪爽啊,咱們都已經這么拼命了!”
“得了吧,咱們浴血奮戰,那是為國盡忠,別想那些有的沒的,有朝廷的賞賜就夠了!”
“哎!好想跟太子殿下一起并肩作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