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渡過遼河之后,果斷選擇拆掉橋梁,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
此舉,表面意義上是為了增強將士們的戰斗意志,實際上則是被李承乾給逼急了。
本來按照他的設想,李承乾在滅掉薛延陀之前,是不會對吐谷渾宣戰的,結果薛延陀還沒有被滅掉,他就與李績開始兩線作戰了,完全超乎他的設想。
所以,他也是沒辦法,必須要趕在李承乾滅掉薛延陀,或者吐谷渾之前,盡快拿下遼東城。
只要拿下遼東城,高句麗的門戶就算徹底打開了。
這意義可不比滅一國,或者兩國的意義重大。
畢竟是隋文帝,隋煬帝兩代帝王,百萬大軍都沒有做到的事。
“臣等參見陛下——!”
馬首山大營內,李世民在營地扎穩后的第一時間,就召集了眾文武大臣,聽取前方的戰報。卻聽先鋒大將李道宗,第一個站出來道:“陛下,經過我們的交戰,并未發現高句麗其他援軍,此次交戰,我們共斬敵兩千余人,俘虜一千余人,以及糧草輜重數十車。傷亡三百人。”
“不過。”
說到這里,他的臉色瞬間就沉了下去,冷冷道:“果毅都尉張君乂,貪生怕死,以為我軍不可戰勝敵軍,獨自帶著部下撤離,致使我軍差點被敵軍大敗,若非孝恭及時趕到,我軍危矣!”
“陛下!陛下冤枉啊!”
張君乂聽到李道宗的告狀,連忙跪地朝李世民求饒:“末將并非貪生怕死,而是想迂回偷襲敵方!”
“哈哈哈!迂回偷襲?你當我們都是傻子嗎?迂回到山坳里去了?那里可是河岸邊!”李孝恭直接就大笑拆穿了張君乂的謊言。
李世民則臉色一沉,冷冷道:“來人!將張君乂拖出去斬首示眾!”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很快,張君乂就被兩名玄甲軍拖出去就地處決了。
而其余眾將,則互相對視,面面相覷。
以往李世民雖然也會殺人,但每次殺人都會酌情考慮,但現在這個時候,他的殺伐明顯果斷了很多,幾乎不會酌情考慮。
這說明什么?說明他已經開始認真了。
卻聽李道宗又拱手道:“啟稟陛下,此次交戰,臣麾下另一名果毅都尉馬文舉,奮勇殺敵,一戰殺了近五十人,臣想為他單獨請功,以振士氣!”
“好!”
李世民面色一喜,然后瞬間將目光落在馬文舉身上,道:“朕記得你,你就是那個說出‘不遇勁敵,何以顯壯士’的人吧?”
“陛下明察,是末將魯莽了”馬文舉連忙謙虛地行禮道。
李世民卻笑著搖了搖頭,道:“這不是魯莽,這是真性情,朕喜歡敢打敢拼的勇士!既然江夏王為你單獨請功,朕就提拔你為中郎將,好好為國立功!”
“末將謝陛下隆恩!”
馬文舉立刻跪地叩謝,眾文武大臣不由會心一笑。
李世民也滿意地笑了笑,又朝眾文武大臣道:“諸位,遼東城就在眼前,朕想親自去看看遼東城,再跟你們商議,你們覺得如何?”
“陛下英明!”
李世民的話音剛剛落下,侯君集就率先站了出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陛下能親自視察遼東城,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眾文武大臣聞言,不禁滿臉古怪,然后紛紛看向長孫無忌。
只見平時總喜歡拍李世民馬屁的長孫無忌,此刻卻表現得非常平靜,仿佛事不關己一般。
心說這是怎么回事?
趙國公與陛下,好像不太對勁啊!
莫不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似乎是看出了眾文武大臣的異常,李世民也扭頭看向長孫無忌,蹙眉道:“無忌,你對此事怎么看?”
“陛下英明!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陛下能親自視察遼東城,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長孫無忌就跟復讀機一般,直接將侯君集的話復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