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世民挑眉:“有何不妥?”
“皇上請看!”
說著,張儉立刻拿起一個竹竿指向北面的山上,道:“此山地勢陡峭,不宜攀登,且冬季剛過,樹木都還處于枯敗狀態,無法遮擋視線。如果我們大規模占領此山,并將火炮運送上去,敵人肯定會橫加阻攔!”
“另外.”
他頓了頓,環顧眾人,包括李世民,又道:“如果我們被圍困在山上,很容易成為一處死地!”
“這個.”
眾人聞言,不禁面面相覷,深意為然的點頭。
而李世民則不以為然:“現在我們已經將安市城圍起來了,他們如何派兵阻攔我們,更別說圍困我們?”
“是啊!他們若出城,正合我們之意!”李道宗也附和道。
“啟稟陛下!臣有話要說!”
就在雙方意見不統一的時候,身為降將的高突勃,立刻站出來拱手道。
“呵!”
李世民笑了,當即抬手道:“高將軍有何高見?”
“呃”高突勃不由嘴角一抽。
雖然他知道自己在李世民眼里,是個有勇無謀的主將,否則也不會在率領十五萬大軍的情況下,被李世民輕松擊敗。
但他現在已經是唐軍將領了,有些事,自然要盡職盡責,畢竟李二對他還算不錯,并沒有像對待降將那樣對他。
卻見他稍微斟酌了一下,便鄭重道:“回陛下,據臣所知,安市城城主與烏骨城城主,私交甚好,且兩者之間經常互助。”
“若我們打算在北上行動,安市城城主必定會聯系烏骨城城主阻攔我們,而烏骨城城主那支幾萬人的軍隊,同樣不容小覷,都是精銳!”
“不錯!高將軍說的不錯!”
同樣作為降將的孫代音,也在這時站了出來:“臣了解的跟高將軍一樣,烏骨城城主同樣不好對付。當初陛下攻打遼東城的時候,臣就向烏骨城城主求援了。”
“不過,陛下兵貴神速,臣還沒有等到他的援軍,陛下就已經勢如破竹了,但臣不得不說,如果烏骨城的援軍趕到,陛下恐怕沒那么容易拿下遼東城.”
說到這里,他忽地發現眾大唐將領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對,立刻又補充了個馬屁:“當然!就算如此,臣依舊會投降陛下!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大唐眾臣:“.”
“哈哈哈!”
李世民不禁仰頭大笑,仿佛所有的壞心情,都一掃而光了一般。
這時,卻聽高突勃又訕訕地道:“其實,還有一件事,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
李世民收斂笑聲,大手一揮:“我大唐就沒有什么不能講的!高將軍有什么話,直接講便是!”
“謝陛下!”
高突勃拱手一禮,便再次開口道:“其實,這件事也不是我提出來的,而是我那個軍師提出來的。他覺得,如今的安市城,全民皆兵,人人皆可為守城而死戰,此城絕不容易攻破。”
“特別是臣那十五萬援軍被陛下打敗,高句麗國內更是聞風喪膽。”
“而今之計,不如繞過安市城,直取烏骨城。”
“雖然烏骨城的精銳,不容小覷,但烏骨城城主已經年邁,只要我們全力攻城,必定能攻破此城。”
“另外,我們進軍途中,若采取殺雞儆猴的策略,那些小城必定望風而逃。我們既不用等待蜀王殿下的糧草,也能自給自足,再乘勝追擊,平壤指日可待!”
聽到這個計劃,李世民眉頭一皺。
因為孫代音之前也提出過這個戰略,但被他沉默否決了。
畢竟在當時,他剛剛擊敗了高突勃十五萬援軍,正是睥睨天下的時候,怎么可能會走彎路?
然而,隨著安市城的久攻不下,長安風云密布,他現在已經沒有了當時的那種心情了,只想速戰速決。
“諸位愛卿覺得如何?”李世民平靜地詢問眾臣。
盡管他心里已經同意了高突勃的建議,但他之前沉默否決過這個建議,若是很輕松的就答應了,只會讓人覺得他被‘啪啪’打臉了。
卻聽李孝恭率先站出來道:“陛下,臣覺得高將軍的提議很好,我軍在南部還有張亮的四萬海軍,可命他即刻向烏骨城進軍,再與我軍主力會師,攻占烏骨城,然后一鼓作氣的渡過鴨綠江,直取高句麗都城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