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城樓上的高句麗將領。
他們怎么也沒想到,大唐太子這么年輕,而且看起來,如此盛氣凌人。
“哼!黃口小兒!也敢直呼本將名諱!”
淵蓋蘇文陰沉著臉,冷哼一聲。
李承乾目光一凝,當即就鎖定了他,戲謔道:“就你叫淵蓋蘇文啊!也不過如此嘛!”
“放肆!”
高仁政立刻站出來怒道:“大唐乃禮儀之邦,你既貴為太子,豈能失了禮數”
“切!”
李承乾不屑地撇了撇嘴,連看都沒看高仁政一眼,旋即撥轉馬頭,朝著軍陣走去。
徒留下城樓上的高句麗眾將,面面相覷。
而接下來的三日,平壤城陷入了慘烈的攻防戰。
南面,唐軍的火炮日夜轟擊城墻,碎石飛濺,城墻上的守軍一批批倒下。
北面,高延壽的叛軍雖沒有火炮,卻憑著一股『為大王報仇』的勁頭,一次次架起云梯衝鋒。
淵蓋蘇文親自坐鎮城頭,日夜督戰,好幾次親自提刀斬殺爬上城墻的敵兵。
唐軍的『破城錘』轟塌了南城墻的一角,他立刻下令用沙袋堵住。
叛軍攻破了北城門的外門,他又帶著親衛拼死奪回。
三日下來,平壤城雖搖搖欲墜,卻始終沒被攻破。
李承乾站在城南的瞭望臺上,看著城墻上依舊頑抗的高句麗軍,眉頭微微皺起:
“淵蓋蘇文倒有幾分本事,這樣硬攻下去,我軍傷亡太大。”
裴行儉站在一旁,沉吟道:“殿下,淵蓋蘇文能撐到現在,全靠『死守平壤』的信念。”
“若能讓城內百姓和士兵知道高藏已死,且是被淵蓋蘇文所殺,再讓他們聽聞唐軍對降兵降將既往不咎,或許能瓦解他們的抵抗之心。”
“好主意。”
李承乾眼前一亮:“傳孤的命令,讓火槍衛停止射擊,派會說高句麗話的士兵,在城下喊話,就說淵蓋蘇文弒君篡位,只要開門投降,大唐絕不傷害百姓,士兵放下武器即可回家。”
“另外,把李思遠帶過來,讓他去北門,對著叛軍喊話,就說唐軍愿與他們聯手,共誅亂臣。”
很快,城南的唐軍陣前,數十名士兵齊聲喊起話來,聲音透過風傳到城內。
城墻上的高句麗士兵聽到『淵蓋蘇文弒君』,臉色紛紛變了。
他們拼死守城,竟是為了一個殺了大王的亂臣
城內百姓也聽到了喊話,原本就因糧草短缺而不滿的情緒,瞬間爆發開來。
有人開始砸門,要求淵蓋蘇文打開城門,向唐軍投降。
北門那邊,李思遠站在陣前,對著叛軍喊出『唐軍愿聯手誅亂臣』后,高延壽本就是李承乾的人,肯定欣然附和,稱愿意與唐軍聯合討賊。
淵蓋蘇文站在城頭,聽著城下的喊話和城內的騷動,氣得渾身發抖。
他拔出長刀,對著城下怒吼:“別聽他們胡說!這是唐軍的離間計!誰再敢動搖軍心,立斬不赦!”
話音落下,又對著身邊的高仁政下令:“立刻去將引起騷亂的人殺了!以儆效尤!”
“是!”
高仁政立刻領命,很快就抓了幾十個帶頭的人,亂象才終於止住。
不過,人心已經亂了,能堅持多久,淵蓋蘇文也沒底了。
而現在,平壤城則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