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梅阿查球場。
蓋奧和隊友們迅速的更換裝備,進入到球場熱身,為今晚比賽做準備。
此時的球場,已經有約莫一半的球迷入場。
整個球場風格就是藍黑色彩。
這是蓋奧各種意義上的第一次來到這里。
蓋奧很清楚,在中國,羅森內里們習慣叫它圣西羅球場,而內拉祖里們則習慣叫它梅阿查球場。
甚至說,“國際米蘭的主場是梅阿查,只有對家才會叫圣西羅。”
其實,
俱樂部不同叫法不同這個謠言是90年代中國國內的足球報紙捏造的。
當蓋奧真的來到意大利,親自感受到這里的一切后,才清楚這兩個名字,不分彼此。
最初,這座球場修建時,以球場所在地區命名,“圣西羅球場”由此開始它一個世紀的傳奇故事。
有意思的是,做出這個決定的是當時米蘭的主席皮耶羅·皮雷利——傳奇企業倍耐力公司創始人的兒子。
只不過在1935年,ac米蘭把球場賣給了米蘭政府;1947年,國際米蘭開始以圣西羅作為主場。
最終,朱塞佩·梅阿查這位在米蘭雙雄都效力過的傳奇巨星,1979年去世后,第二年米蘭市政府決定將球場以其名字命名,以作紀念。
于是,官方名稱成為朱塞佩·梅阿查球場。
但畢竟圣西羅的叫法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俱樂部官方和米蘭市政府也幾乎沒有對兩種叫法進行過任何強調和干預。
所以直到目前為止,這座球場的兩個名字依然可以在各種語境下通用。
在米蘭的地鐵線路圖里,這一站仍然叫圣西羅球場。
意大利人并沒有所謂的不同俱樂部不同名稱的說法。
所有意大利人日常生活都叫圣西羅,包括國米主席莫拉蒂、隊長薩內蒂;
所有意大利企業在法律文案上都叫梅阿查,包括ac米蘭俱樂部。
可能正是因為這兩家俱樂部過于的傳奇,所以才會有人在名字上“認真”吧。
蓋奧在熱身的時候,聽著國米球迷們的聲浪濤濤,也看到了巴斯蒂亞遠征軍球迷們的聲影。
他想到了這座球場的各種傳奇過往。
數不清的米蘭德比。
米蘭德比意味著什么?
每個人心目中會有不同的答案。
在如今的旁觀者眼中,它曾是世界第一德比,但在動蕩的時光中即將歸于暗淡;而在米蘭雙雄球迷眼中,德比是一種情懷,是一場戰爭,它的名字本身,已經將神圣定義。
米蘭城一半紅黑,一半藍黑。
大抵如此吧。
還有最負盛名的“煙花德比”——
那一年,
紅黑與藍黑的愛恨交織,北方三強匯聚于歐冠四強,是意甲走向沉淪前最后的集體輝煌。
那一年,
絢爛的煙花讓德比戛然而止,馬特拉齊和魯伊科斯塔的背影定格成經典。
想到這些。
蓋奧不由得想起了在國家隊和烏克蘭的比賽時,面對舍甫琴科。
當這些人退役,真的代表著一個時代已經結束。
足球世界,不再是意甲的時代。
也沒有小世界杯時期的那漫天繁星。
現在足球世界,是屬于梅羅的二人轉時代。
金球獎從2008年c羅拿到之后,梅西四連霸,再未旁落他人。
但,所謂雙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