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a股市場地雷股頻頻被引爆,尤其是在食品藥品行業。
首先是雙匯發展的“瘦肉精”事件開啟了上市公司“質量門”的跌停之旅。去年(2010年)央視3·15特別節目曝光了雙匯發展收購瘦肉精喂養的“健美豬”的內幕。
曝光當日,雙匯發展的股價直奔跌停,公司隨即宣告停牌,一個月后復牌的雙匯發展依舊難逃媒體詬病,股價再走出兩個跌停。
蒙牛乳業也重蹈伊利覆轍、再陷乳業質量漩渦,因旗下一款產品檢出黃曲霉素高致癌物,蒙牛乳業股價在港狂跌24%。
還有就是重慶啤酒,疫苗故事已整整講了13年,公司股價在疫苗研發的刺激下幾乎漲了30倍,誰也不曾想到,一組“揭盲”數據竟令重慶啤酒疫苗神話馬失前蹄。業界對于揭盲數據的質疑,10個跌停板最終將重慶啤酒的股價從81元徑直拉回28元,噩夢從此開始。
接下來就是大名鼎鼎的紫鑫藥業。
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成立于90年代末期,是一家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藥用動植物種養殖為一體的高科技股份制企業。
其實就是種植人參的。
2007年在深市上市,一直業績平平,但從今年(2011)上半年,紫鑫藥業突然爆紅,實現營收3.7億元,凈利1.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6%和325%!
這些數據,清清楚楚寫在公司最新公布的半年報上。
紫鑫亦憑借其驚人業績為眾多券商推薦,股價一路飆升,從最初的7元/股一下子,沖到現在的18.45元/股。
看來寶盈基金確實半路搭上順風車,狠賺了一筆,可惜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很快就要被人揭露公司偽造上下游客戶,虛構人參相關交易,前五大營業客戶均是“影子公司”,成為了投資市場惹人非議的焦點,被質疑是“第二個銀廣夏”。
最后證監會發詢問函,紫鑫藥業被迫停牌自查,這一停就是好幾個月,復牌之后連續幾個跌停。
方青葉自然樂見其成。
不過有些遺憾,寶盈基金才投入6億多,有點少啊。
方青葉又仔細看了其余購買的幾只股,持倉量都比較小也沒炒作的價值,看來李偉是比較謹慎的。
再看看其余郵件,沒發現多少有價值的東西,方青葉又仔細查看寶盈基金的資金來源,基本上都是一些民營企業和自然人,大約有10多個,其中竟然有一個方青葉熟悉的名字:寶商銀行。
寶商銀行竟然也是投資人之一!
一共投資5.4億,是里面最大投資者。
臥槽!
根據《商業銀行法》商業銀行不能直接投資私募基金,不過現在是2011年,監管不嚴,私募基金首部行政法規《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12年以后才頒布。
這個寶商,可是四處撒網,到處撈錢。
方青葉又想起寶商銀行帶頭組建南新村鎮銀行的事,不由得搖搖頭。
可是,無論是寶盈基金,還是南新村鎮銀行現在都面臨危機,這個寶商也夠悲催的。
當然這不是方青葉所操心的事,他現在的想法是,能不能讓寶盈基金再多買些紫鑫藥業股票?
要玩就玩大點,賺就賺多點。
將來也會跌的更狠點。
方青葉習慣性的給自己泡杯茶,盯著屏幕思考起來。
沉思良久,方青葉決定給石光榮打個電話。
電話很快接通,傳來石光榮的聲音:“青葉,這么晚了有事?”